胡文萍
摘 要:高中政治的習題講解課歷來是比較枯燥無味的,很多學生一上習題課就不感興趣,甚至還想睡覺,這樣不僅影響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影響師生上這種課的積極性和趣味性。為此,我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談談我對如何提高政治習題講解課的興趣的幾點嘗試。
關鍵詞:政治習題課 興趣 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093-01
高中政治課堅持講練結合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對于理論的理解和運用,鞏固基礎知識,提高能力有重大作用。關于練習題的講解就顯得至關重要。但是,相對于理工科的習題講解而言,我們政治習題講解就顯得非常單調和枯燥。結果導致學生聽課的興致不高,教師講課的情緒也調動不起來,師生都把習題的講解當成是一種負擔。那么應該如何讓一堂枯燥無味的政治習題講解課變得激情四射、血肉豐滿呢?如何能讓學生覺得這種課不僅不是一種負擔,反而是一種享受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一,可以結合題中透露的信息,適當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他們知識的積累。這種知識的積累對我們學生的審題和做題時非常有幫助的。這種了解和理解社會時事熱點的能力,也是我們高考的考察目標之一。這種能力的訓練對我們江西的學生尤為重要。我們的學生每天都是三點一線式的生活方式,要么在寢室,要么在教室,要么就是在從寢室去教室的路上或者是從教室去寢室的路上。他們與社會的接觸實在是太匱乏了。我們的政治習題或是試卷上的題目就可以彌補這個不足。他們的信息量非常大,因不同的題目可以給我們打開不同領域的窗口,而且政治試題的時政性非常強,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比如,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國內和國際熱點等等。一整套號的題目,不僅能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更能給我們提過那個內容最豐富、形式最多樣最新資訊。其內容有國家政策、最新的相關政策調整、最熱門的社會現象等,(比如2011年的“郭美美”現象、甬溫高鐵脫軌事件等)其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既有底蘊深厚的文化現象,又有文學氣息濃厚的哲學語句、哲學小故事、充滿哲理的成語俗語熟語等。一份政治試卷就是一副社會縮略圖,氣態萬千,這也正是高中政治的魅力所在。
作為政治教師,我通過對題目的講解既可以教會他們書本知識,又能讓他們加深對時政的了解和理解。比如,在講一套仿真試卷時,出現了一個美國的“量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同學們都傻眼了,因為,我們教參上只講過寬松的擴張的貨幣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根本找不到最新的相關資訊。他們連這個政策的意思都不知道,就不可能做對題目,能對也只是蒙的。為此,我課前就查詢的相關材料,在講這個題目的時候,就相應的補充了些新信息,并且還形象的將它概括為“犧牲千萬家,幸福它一個”。為了能更好的當好這個橋梁作用,作為老師的我們必須先下些苦功,去了解相關的基本常識和時代背景。在了解的當中,我們也拓寬了視野,增加了知識。因而這種方式在客觀上對我們也具有鞭策和推動作用。可見,將題目的時候適當加入一些相關的時政的基本情況和背景介紹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對時政知識的積累,活躍習題講解課的氣氛,同時也對學生們對教材主體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大有裨益。
第二,習題講解課,除了可以拓寬視野,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更重要的的是能對我們平時課堂所學的知識有個鞏固、鍛煉、檢驗和提高的功能,這也正是政治習題講解課的精髓所在。為此,我在講習題時非常注重相關知識的整合和提煉,也非常注重對學生做題技巧的引導和總結。所謂做題技巧,不過是讓我們能更好的審題,能準確的答題。在講政治選擇題時,我非常注重對他們做選擇題審題技巧的引導;在講政治主觀題時,我也注重對他們答題技巧的引導。做題技巧的引導在高三政治第二輪復習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也對學生提高考試分數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比如,做選擇題,我會特別強調對題意的審題。首先要明確題意要求的答題范圍(比如要求答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還是哲學;哲學是要求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社會歷史觀、還是群眾觀、價值觀等);其次是看清楚題意要求是選擇符合題意的還是不符合題意的;要求是答原因還是答措施;再次,要判斷出題者的主要態度是肯定還是否定(有時候,對出題者態度的判斷會減少我們對一些題支的困惑,縮小比較的范圍,更準確的找到答案)等。在比如做主觀題,對題目的答題范圍的審定也非常重要。經常在閱卷的時候,看到有些同學下筆千言,卻離題萬里。最后看著那滿滿的幾百字,只能忍痛打個零分。這中現象在哲學題目中最為常見。我認為做題的技巧,不能等到高考前所謂的突擊集訓,它在平常的做題和講解中就應該點滴積累,練好基本功。很多所謂的做題技巧,如果離開了題目泛泛而談,它的實際功效是相當微小的。只有把它散落在每次習題的講解中,才能增加做題技巧的學習性、理解性和實效性。因為每次的個性中都包含著共性嘛。
第三,我們可以根據題中信息,增強自己的即興表演,提高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加強學生對該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政治課的魅力。比如,在講一個關于“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剪紙的文化生活題目時,我突然對學生們說:其實,我也很想學剪紙,無奈時間有限,資質有限,只學會了撕紙,而且只會撕“囍”字。于是我當眾就用一張紙手撕了一個囍子。當時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我相信,若干年后,他們可能會忘記我和他們講過了的許多的東西,但是一定會記得那個曾經在課堂上撕過囍字的政治老師。這些即興的方式,既可以調動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記憶點和興奮點,又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對老師的親近感從而對她所上的課更加充滿期待。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應該就是這樣吧。
如此這般,一堂骨肉豐滿的政治習題講解課就在一張一弛、寓教于樂中結束。記在心間的是我的方法和知識;留在腦中的是我給他們的信息資訊;印在唇邊的是我給他們帶去的歡樂和愉悅。試想,這樣的政治課,還有誰愿意睡覺呢?
參考文獻
[1] 李春愛.淺談如何實現高中政治課的高效教學[J].科技信息,2012(5):420,433.
[2] 李春華.高中政治課練習題的獨特講解[J].新課程(上),201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