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
【摘 要】終身體育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保羅·郎格朗(法國)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它大大地延伸和拓展了中學體育教育的時空觀,同時也是體育運動的最本質特征,實現了空間上的社會總體性與時間上的終身連續性的統一。本文首先闡述了終身體育思想的再認識,其次,就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樹立終身體育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終身體育
1前言
體育教學是中學教學中較為重要的部分,中學體育教學的目標和功能不僅是發展學生個性情感和增強學生體質,而且還應該培養廣大中學生的自主健身能力和自主體育學習,自覺地養成終身體育健身和終身體育學習的良好習慣。中學體育教學務必要圍繞著“終身體育”這一宗旨進行改革。本文就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樹立終身體育進行探討。
2對終身體育思想的再認識
終身體育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保羅·郎格朗(法國)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主要包括了兩層涵義,第一,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都存在著體育;第二,在人的一生中都始終貫穿著體育。由此可見,終身體育就是包括社會生活各方面和人生命發展各階段的體育。它大大地延伸和拓展了中學體育教育的時空觀,同時也是體育運動的最本質特征,實現了空間上的社會總體性與時間上的終身連續性的統一。基于空間上來看,體育教育與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有關,而不只是在學校學習階段所進行的活動;基于時間上來看,體育教育與人的生命共始終,持續不斷、延綿不息,而不只限于人的青年時期。終身體育貫穿于人的一生,既面向未來發展,又面向社會現實;既向社會開放,又溝通體育內部,是一種嶄新的現代體育教育體系以指導各級各類體育實踐。
2.1終身體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國家興旺之本就在于國民強健。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日益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為了有效地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人們必須提高適應社會生存環境的能力,應該增強體質、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2.2終身體育為長期體育教育奠定了基礎
終身體育的著眼點在于滿足人民對于追求健康、文明、科學生活方式的需求。通過體育鍛煉能夠幫助人們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培養人們健身的參與能力和參與意識。
2.3終身體育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我調控、自我教育、自我鍛煉的良性循環機制
終身體育改變了人們過去那種只是在青年階段進行體育鍛煉的傳統觀念,人們可以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加強體育鍛煉,才能夠在日后的生活學習中更好地駕馭自己的生活。
3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樹立終身體育
3.1加強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我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給中學生樹立現代體育意識,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培養對于體育的興趣。如在給中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播放諸如《男兒當自強》之類有鏗鏘激昂旋律的音樂,讓學生心情激動,更加有興趣來學習體育。又如可以讓學生觀看《阿甘正傳》、《勝利大逃亡》、《冰雪公主》(花樣溜冰題材)、《哭泣的拳頭》(拳擊)等影片讓學生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背后,感受到體育給他們帶來的魅力,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掌握體育技能。同時,體育教學中可作為敬業精神教育的因素很多,例如,在體育欣賞課中,有許多我國運動員在國際賽場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事跡,職業運動員在職業聯賽中兢兢業業,不斷進取的比賽場面等。這些可以作為中學生接受愛國、愛崗敬業教育的極好素材,學生將不但為運動員的高超的技術動作和嫻熟流暢的技術配合所折服,還會被運動員的職業精神所感動,將其作為學習的楷模。
3.2多進行鼓勵教學
在體育教學中多讓他們自我暗示“沒關系,我能行”、“我感覺不錯”、“我行”等,通過這些健康教育干預的方法來培養他們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將他們自尊心低落、缺乏信心的心理障礙問題有效解決掉。對于那些耐心較差、畏懼困難的學生,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該適當地讓他們參加一些中長跑比賽活動,這種比賽會幫助他們用意志去克服耐力下降、呼吸困難、乳酸堆積等困難,教師在他們喘不上氣的時候一定要給予他們積極的鼓勵和引導,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堅持完成任務,學生往往在完成比賽之后都會有成功的喜悅,這樣的體育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正確人生態度,對他們未來人生都會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3.3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理論基礎的學習能力
目前,我國有很多中學生缺乏科學性的健身方法,不能清楚地認識人體結構,健康知識嚴重貧乏。結合現狀,中學體育教學應該增加理論教學課時,對那些有利于學生終身受用的體育理論知識教學傳輸。讓中學生通過理論教學明白應該運用已知去探求未知,只有具備了較豐富的體育理論知識,才能夠實現終身體育運動。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中學體育理論教材時,應該力求突出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性。為了讓學生能夠自覺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還應該著重加強學生學習衛生、營養、自我評價、自我運動處方等相關運動保健、運動醫學、運動生理的綜合知識。
3.4采用游戲法教學
游戲法教學是指按照一定的規則將運動技術動作編成讓學生感興趣的各種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掌握技術動作,培養起終身體育教育的觀念。這種教學方法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不會讓學生感到乏味、枯燥,能夠大幅度提高中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以籃球教學為例,在運用籃球教學游戲法的過程中應該足以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對抗性的籃球游戲要注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第二,在對抗性游戲氛圍中,要注意提高中學生的心理承受素質,培養他們各種迎戰技巧和能力;第三,應該先對學生進行基礎訓練,同時對籃球技術方法要準確講授,然后再按照難易程度將各種籃球技術訓練方法編排成游戲,這些游戲都是具有競爭性的,力爭讓學生在輕松的籃球游戲中掌握技術動作。大量的教學經驗證明,運用游戲法對于中學籃球訓練和教學都能夠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進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融洽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還有利于提高籃球技能水平,培養集體主義責任感。
4結語
總之,中學體育教學必須以實現學生“終身體育”為基本原則,打破過去狹隘、陳舊的體育教育觀念,樹立終身體育的教學思想,以快樂體育為主體,以終身體育為方向,以身心和諧為前提,從整體的、長遠的觀點出發,不斷研究,不斷探索,保持中學體育課程多元化發展,力爭把學生培養成既有創造能力,又有運動能力和體育意識的全面人才。
參考文獻:
[1]施秋桂.終身體育觀念與中學體育改革[J].汕頭大學學報.2006,34(04):130-133.
[2]吳秋林.中學體育教學模式的選用現狀與對策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31(03):156-160.
[3]董利.在體育教學中貫徹終身體育觀的探討[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4,32(05):176-180.
[4]薛宏.中學體育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4,26(01):112-116.
[5]徐軍艷,孫利亞,劉濤.用終身體育觀研析學校體育教學[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4,27(01):198-200.
[6]劉永河.試論體育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37(04):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