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云
摘 要: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尤為重要。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既要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采用不同形式落實指導學生閱讀的任務,又要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閱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必讀書目;既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又要引發學生閱讀興趣。要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探求新知識,發展新能力,快樂地閱讀,愉悅地閱讀,通過大量閱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閱讀興趣;培養;提高
葉圣陶先生說:“書是讀懂的,而不是教師講懂的?!钡谡Z文教學中,多數教師是滿堂灌,生字怕學生不會寫,生詞怕學生不理解,句意怕學生理解不準確,總結概括怕學生不到位……于是什么都講,什么都教,只怕哪一方面講不到,學生不會,到考試時成績差,學生、家長、學校領導怪罪教師。其結果是事與愿違,教師上課感覺很累,學生聽課積極性不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甚微。在教師教過的學生中不乏這樣的例子,學生愛看課外書,語文考試成績優良。究其原因,無外乎看書多,因為想看、經???,無形中對讀書產生了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興趣引導著,看書不覺得累??磿倪^程中,生字會經?!耙娒妗保季S會經?;顒樱Z言會不斷豐富,表達能力會自然提高。由此可見,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教師一定要端正教學思想,克服滿堂灌做法,努力做到精講多練,把課堂還給學生,使課堂確確實實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增強語文素質,提高閱讀能力,培養創新思維的天堂。
一、教師要樹立“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思想
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知識淘汰也是日新月異。20世紀七十年代,葉圣陶就提出了“教是為了不教”的著名論斷,這一論斷在今天依然具有現實意義?!敖獭笔鞘侄?,“不教”是目的,語文教師要以課文為例子,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從而達到沒有教師教,學生也會學習的目的。教師只有正確處理“教”與“不教”的辯證關系,才會想方設法發揮教師引導作用,才能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堂上給學生留出足夠的讀書、思考、討論、交流的時間,啟發、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方設法激發引導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必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1.在預習中引導學生閱讀興趣
預習,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講新課前,要求學生預習,用心讀課文并思考,遇到疑難問題,可以查閱資料或向別人請教,形成自己的初步認識。如,遇到生字或生詞,可以查閱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正確理解句子意思,感知課文的內容,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查找、收集一些作者的資料、文章的背景及地方風土人情等,引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培養學生收集、分析信息資料的能力,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逐步引導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
2.在導入中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導入會像磁鐵一樣牢牢地吸引著學生,挑動著學生思維,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開始新的閱讀。教師可以根據課文題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像談話導入法、創設情境法、新舊聯系法、審題設疑法等導入新課。
3.在品讀中激勵學生閱讀興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有時需要反復研讀,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內涵。如,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教師可以抓住課文中父親的一“跪”一“站”,引領學生品讀,感悟父愛的偉大,深刻理解父親對兒子的承諾——“無論發生什么,我永遠和你在一起”,讓學生感動,使學生動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4.在拓展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以課文為中心,延伸到閱讀相關作品,這叫拓展閱讀。要讓學生學好語文,提高閱讀能力,僅憑閱讀教材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更多的進行課外閱讀。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發生興趣?!币虼?,教師要以教材為切入點,抓住教材與課外閱讀中的聯系點,推薦學生閱讀各種好書,讓學生多讀書。
三、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學生提高閱讀水平的關鍵是掌握閱讀方法。閱讀要做到“五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把鄣健本褪强凑n文時,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錯字;“口到”就是要放開聲音讀書;“耳到”就是要會聽別人讀,會聽自己讀;“手到”就是要在讀的過程中,要動筆、要勾畫;“心到”就是要用心讀書,要邊讀邊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書讀得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迸囵B學生閱讀能力,語文教師重任在肩。教師不僅在課堂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更應該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向學生推薦應讀的書目,組織學生開展廣泛閱讀,引領學生遨游書海,品嘗閱讀的甜蜜和快樂,最終實現“自能讀書,不待教師講”的閱讀水平新境界。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08.
[2]吳亞西.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02.
(作者單位 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第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