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最祥
摘 要:高中基本不等式這節內容應用很廣,技巧方法也很多,如果缺少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本質的學習,就會讓學生學習起來困難。從數學思想和數學本質的角度來分析基本不等式,將雜亂的技巧方法統一起來,讓學生在探究中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么做的思想是什么,甚至能讓學生感覺到其本質,最后再舉出例子讓學生看到其思想是“配湊法”,其本質是“一正、二定、三相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學會運用基本不等式來解決問題。
關鍵詞:基本不等式;數學思想;配湊法
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具有將“和式”“積式”互相轉化的放縮功能,同時也是證明不等式及函數最值的重要工具。大部分的教師在教學生時,都告訴學生口訣“一正、二定、三相等”,也告訴學生要靈活運用;而運用過程的思路方法卻有很多,部分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給了學生各種題型的練習,最后讓學生記住了方法,知道了如何做題,但是卻丟掉了最寶貴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本質。
我們所學的基本不等式形式多種多樣,證明方法也靈活多變,它的知識本質我概括為:“正”“定”“等”“同”四個字。“正”:基本不等式成立要求各項都為正值;“定”:要求“和”或者“積”為定值,當然也注意在考試時要證明兩個含未知數式的大小關系時,不要求定,定只是用于求取值范圍,求最值;“等”:要探究等號條件是否成立;“同”:在多次取等號是,是否每次取等都滿足,還有分為幾部分取等時要求同時滿足,這個教師很少提及但是該注意它。
很多教師將基本不等式的數學思想分為很多類,正用:由“積式”向“和式”的轉化;逆用:由“和式”向“積式”的轉化;疊用:連續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等等。而我覺得這樣的分類只是根據形式而言,根本沒有考慮數學本質和思想問題,以上分類我都歸納為一種配湊法,需要什么配什么。這就是基本不等式的數學思想。
接下來我來舉些例子來讓大家看到數學本質和數學思想的妙用,讓大家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
對比解法一和解法二,你覺得解法一能夠想到嗎?而解法二正是很自然的方法,這就是本質。這道高考題中規中矩,很多學生都會,但是面對我的這個變試題很多人無從下手,其實也很簡單,這就說明學生沒有領悟到數學的本質和思想。
記住我們的本質是數學知識“一正、二定、三相等”,而思想就是配湊法,需要什么造什么。看原高考題直接有了,無需配湊學生都會,而對于變式就是需要什么構造什么,利用加一個減一個,運用簡簡單單的思想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通過上面兩個奧賽題的分析,我們最終發現了再難的題考得也是最本質的思想。
數學思想培養是數學學科教學的根本任務,高中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規律,使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同時教師也該通過自我領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來培養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水平。希望每個教師能領悟數學思想,領悟數學本質,傳授給每個學生數學思想和本質!
參考文獻:
[1]史寧中.數學思想概論.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董毅.數學思想與數學文化.安微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