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湘

【摘 要】開發符合高職要求的適應本校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專業課程,是提升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本文以高職汽運專業課程開發為例,以我校“三段遞進”課程開發實踐研究為基礎,從課程整體開發思路、課程開發技術路線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職汽運專業;三段遞進; 課程開發
一、課程開發背景
課程在整個教育教學中始終處于“靈魂”地位,它是承載教育教學思想的主要載體,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保證。
而在當前汽車技術服務行業高技能人才短缺額巨大的背景下,汽車類專業的高職院校所培養的學生卻難以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究其根源,一是很多院校的課程仍然采用學科知識為主線的課程,沒以職業實踐為主線,導致課程內容大而全,課程內容與工作實踐脫節與學校實習條件脫節。二是當前有部分院校按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思路開發了專業課程,但在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及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與編排方面,缺乏遞進性,沒能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以上這些問題促使筆者進行“三段遞進”課程開發研究與實踐。
二、“三段遞進”課程整體開發思路
汽車運用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整體開發按培養“機”——“電”——“機電綜合”順序,遞進開發。如將傳統課程《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重構為《汽車發動機機械系統檢修》、《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發動機故障診斷與排除》三門課程,使能力培養實現了從基礎到綜合,由簡單到復雜,由初級到高級的遞進培養。
三、課程開發主體與技術路線
(一)課程開發主體
課程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為集各家之長,課程開發主體應是“三位一體”,即由校內專家、課程專家、行業專家組成。
其中校內專家由專任教師組成,要求均為“復合型”專業教師,即具備較強的專業教學能力、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和較強的教學研究水平。課程專家來自專門從事職教教研教改研究的各界知名人士,對課程開發理論、課程開發實施有著深入的研究。行業專家,來自企業技術骨干,要求熟悉汽車維修行業,精通專業技能。
(二)課程開發技術路線
1.行業需求調研
課程開發始于企業調研,調研必須針對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就業方向,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如就業方向是面向汽車維修企業的機電維修工崗位,則調研須既要面向品牌汽車 4S店,也要面向綜合性的汽車維修企業。通過訪談、問卷調查,重點調研機電維修工崗位工作過程的6個要素,即工作的 “對象、內容、手段、組織、產品、環境”。
2.工作分析
對專業的崗位工作的性質、任務、責任以及任職人員的知識、技能和條件進行全面和系統的調查分析。
3.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典型工作任務是一項完整的工作行動,包括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和評估整個行動過程,它反映職業工作的內容和形式以及該任務在整個職業中的意義、功能和作用。它是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一個難點,為此需召開研討會,正確確定專業典型工作任務及其基本內涵。
4.課程分析
召開課程分析研討會將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相應的學習領域即課程,一門課程不能太大,要按“機”——“電”——“機電綜合”分為三段式課程,以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課程確定后,進而制定課程標準、技能標準、考核標準,課程標準中的教學情境的設計上既要工作過程化也要遞進化。
5.論證修訂
通過校內專家、課程專家、行業專家共同研討,提出課程標準、技能標準、考核標準修改意見并做出修訂。
6.教學資源開發
教學資源的開發應圍繞有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自主學習,開發校企教材、教學設計、學習工作頁、課件庫、試題庫、習題庫、實訓指導書、教學視頻,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構建網絡教學資源。
7.課程實施
課程按理實一體模式實施,主講教師圍繞教學設計中的學習目標備課、按教學設計的教學步驟上課,輔講教師按教學設計中的教學所需材料與資源準備場地設備,學生使用校企教材上課并完成學習工作頁中的學習任務,課后利用教學視頻、習題庫、試題庫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實施注意做到教學做一體。
8.信息反饋動態調整
根據教學實施過程、社會、企業的反饋,及時對課程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設計等作動態調整。
“三段遞進”課程,經筆者學校實踐證明,成效明顯。由于課程將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特點與三段遞進課程特點融合在一起,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興趣增強,學習難度降低,極大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課堂認真聽課,積極動腦動手的學生達到了95%,經模擬測試證明,學生專業技能力明顯提高,并且團結協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顯著提高。雖然“三段遞進”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取得初步成效,但畢竟還處于探索階段,高職院校還應充分學習職教先進國家的課改理論經驗,進一步的研究與實踐,開發出適合本校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專業課程。
參考文獻:
[1] 陳衍,張金英.地方課改.關于杭州的報告,職業技術教育,2012.9.20 第 2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