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沁莉
摘 要 目的:觀察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引產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要求終止妊娠健康婦女9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聯合組)和對照組各45例(單一組)。觀察兩組宮縮發動時間、總引產時間、產后出血量、軟產道裂傷及胎盤胎膜殘留情況。結果:觀察組引產成功率100%,對照組引產失敗2例,成功率95.56%。觀察組的上述各項臨床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產,能軟化宮頸、縮短產程、減少出血量及軟產道裂傷,提高引產成功率。
關鍵詞 米非司酮 利凡諾 中期引產
目前中期妊娠引產首選經腹羊膜腔內注射利凡諾,但其易發生不協調宮縮,軟產道裂傷。米非司酮在臨床上已證實有宮頸軟化作用,故為了彌補利凡諾的不足,采用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中期引產效果較好,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2011年收治要求終止妊娠婦女90例,孕16~27周,年齡18~40歲,平均25.6歲;初產婦61例,經產婦29例。所有研究對象均身體健康,隨機分為對照組(單一組)和觀察組(聯合組)各45例。兩組在孕周、年齡及孕產次等方面經統計學分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入院后常規體格檢查及各項輔助檢查,無禁忌證后,兩組孕婦均經腹羊膜腔內注入利凡諾100mg,但觀察組孕婦當晚9時口服米非司酮75mg,用藥前后2小時禁食,1次/24小時,共兩次,若出現規律宮縮,則停用。引產后常規行清宮術,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3天。
臨床觀察:觀察兩組孕婦:①引產的效果;②宮縮發動的時間(從注射利凡諾至規律宮縮的時間);總引產時間(從注射利凡諾至胎兒娩出的時間);④胎盤胎膜排出情況及宮腔殘留(稱重法計量);⑤產后出血量(引產時及2小時內出血量,稱重法計算);⑥宮頸撕裂(清官時有一處撕裂即可判定);⑦藥物不良反應及引產痛。
觀察標準:⑴引產效果的標準:①成功:沙吖啶注射后72小時內胎兒排出;②失敗:利凡諾注射72小時內無有效宮縮,胎兒及胎盤胎膜未排出。⑵引產痛的標準:宮縮痛致患者疼痛難忍,全身冷汗,脈搏加快,需要鎮痛劑,給予鹽酸哌替啶100mg后緩解。
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引產成功率:觀察組引產成功率100%;對照組引產失敗2例,成功率95.56%,后用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成功。兩組比較觀察組的成功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引產時間、產后出血、宮腔殘留、宮頸裂傷及引產痛,見表1。
藥物不良反應:觀察組孕婦口服米非司酮后,3例有惡心、嘔吐、腹瀉等輕微胃腸反應,未予特殊治療自行恢復正常。討 論
利凡諾是作用于蛻膜,致蛻膜細胞變性、壞死,釋放大量前列腺素F2a(PGF2a),引起宮縮,殺死胎兒及造成胎盤組織的變性、壞死,達到引產的目的。另外它可使胎膜壞死、黏附于子宮壁上不易剝離,致胎膜胎盤及蛻膜殘留率高,故需常規清宮。
米非司酮是一種合成的孕激素拮抗劑,使體內孕激素水平下降,導致蛻膜組織變性、出血壞死,內源性前列腺素代謝減少,子宮局部的前列腺素水平顯著提高,從而發生宮縮;同時使宮頸的膠原纖維降解發生溶解,使宮頸軟化擴張。
綜上所述,聯合米非司酮的優點:①與利凡諾有協同作用,宮縮時間提前,縮短產程,減少住院時間;②宮頸軟化作用,減少宮頸裂傷、子宮破裂危險,提高引產的安全性;③促進胎盤胎膜完整排出,使宮腔殘留物減少,減少出血量;④宮縮協調,使患者的疼痛感減輕。本文得出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組在引產時間、引產痛、宮腔殘留量、產后出血量均優于利凡諾組,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蔡梅梅.米非司酮聯合利凡諾治療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66例分析.中國醫藥科學,2011,11(1):22.
2 樂杰.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3 候淑萍.中期妊娠引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1,30(6):44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