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戈平
摘 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表達能力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成為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關注的重要內容。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是當前語文教學面臨的重大課題,需要我們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在本文中,筆者結合教學的實踐經驗,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出了幾點意見,希望能夠為學生的綜合發展奠定基礎,使學生成為社會發展的人才。
關鍵詞:小學語文 表達能力 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158-01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表達能力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成為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關注的重要內容。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黃金階段,因為這時期孩子語言表達尚未成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只要教師能給予正確的引導,每位學生的表達能力都會得到提高。雖然說這階段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說話能力,但是要健康而可持續地發展和提高,仍處于一種萌芽狀念,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引導和培養學生說好每一句話,也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1 明確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人相互之間的溝通主要是通過表達進行的,無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表達的形式都是交流方式的重要體現。在現今的信息時代下,表達能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從某種程度上講,表達能力的優劣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綜合素養,能夠影響到這個人在社交場合的整體形象。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明確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是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培養來決定的,而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黃金階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定要給予培養學生表達能力足夠的重視,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斷的創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的進行思想交流,表達出自己的內心的想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良好的表達能力不僅僅可以是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好流暢,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關系網,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工作打下基礎。
2 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內容,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作為教學的目標,且要不懈努力的實現這個目標。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要將課堂交還給學生,給予學生進行討論和分析問題的時間,且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訓練表達能力的活動。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表言論,為學生創造表達的機會。例如,我們可以開展一些演講比賽或者辯論賽等教學活動,發動學生參與到這些活動中。這就為學生表達創造了機會,而且還能夠給予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從而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3 培養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不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作為支撐,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表達邏輯和表達技巧。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的交流過程中,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自身的邏輯思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邏輯思維能力可以通過后天訓練培養出來。因此,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的目標之一,進而完成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目標。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往往會通過課本的邏輯推理或者是針對那些突發話題讓學生進行即興演講,來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但是我們一定要多給予學生肯定的表揚和鼓勵,避免由于教師的嚴厲言語使學生不敢發言。另外,我們還要對于重點知識進行點撥,不要單單追求邏輯思維的合理性,而忽視課本知識的正確理解。
4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實踐活動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單單依靠課堂教學活動是不夠的,必須要通過大量的課外實踐活動進行訓練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一定要以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的具體要求作為依據,確保每位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都能夠得到更好的表達機會。實踐活動雖然是教師事前設計好的,但是在開展的時候還是不能夠避免出現突發情況。出現情況時,教師不要急于解決,一定要急于學生自己分析解決的時間,這個過程對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學生的語言能力真正得到培養,必須依賴于社會實踐,而形成口語交際能力后,最終又要走向社會。因此,語言能力的培養要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進行。小學生特別愛聽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橫生、富有兒童情情趣的故事。家長或教師可選擇一些文明禮貌、誠實勇敢、勤奮好學等內容的故事讓學生聽。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說話缺乏條理性,要求他們把故事完整地復述出來,家長或教師必須把復述的內容理出一條清晰的線索讓學生沿著這條線索,抓住故事主要內容進行復述。這樣有助于加強學生聽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生活中,也可讓小學生選擇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師或同學,就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思想狀況,分別同他們作一次深入的說話,爭取從他們那里得到忠懇的意見和建議。然后,把兩次談話的經過、交談的內容和對自己的觸動詳細地寫進當天的日記。再把這日記拿回家,征求父母親的意見,并就自己的發展方向或理想、追求同父親或母親商談,達成比較一致的見解,以此達到強化語言表達訓練的目的。
5 結語
小學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最為重要的課程,因此,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有義務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具有與人相處的能力,能夠更好的生活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是當前語文教學面臨的重大課題。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與人交流的機會,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另外,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不僅有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還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穎.提高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研究—— 以廣西南寧橫縣上淇小學為例[J].新課程(小學),2010.
[2] 葉瑞烽.新課程背景下有效課堂交流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2008(1):30-32.
[3] 李彤.表達與交流—— 大象版《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技能目標解析[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