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大慶
摘 要:近年來,中等衛生學校的化學教學質量有所下降,教學有效性不高,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發展。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通過創設良好氛圍和情境,重視化學實驗教學、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和類比法的運用等途徑,可以大大提高中等衛生學校化學教學有效性,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關鍵詞:新時期 中等衛生學校 化學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2(c)-0219-01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等衛生學校化學教學有了較大的改觀。但是,還存在著教學質量低下,教學有效性不高的現象,嚴重阻礙了化學教學改革的進一步實施,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廣大中等衛生學校一定要想方設法采取有用措施,努力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素質的人才。
1 新時期中等衛生學校化學教學現狀
(1)中等衛生學校的學生大多學習都不是很好,他們的學習基礎都比較差,好多學生連最基本的化學知識都不知道。另外,中等衛生學校的化學教學內容比較難,使這些本來基礎就比較差的學生,學起化學來更是難上加難。時間一長,這些學生就對化學學習就不感興趣了。
(2)當前,中等衛生學校的化學教學雖然也在進行一些改革,但是,還是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落后的問題,一些教師還是在采用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學生不愛學,教師也就受影響,也就不愛教,如此惡性循環,使得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3)一些教師不能很好地組織化學實驗,只是讓學生看看書上的實驗過程,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實驗結果,完全不給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不會牢固。
2 提高新時期中等衛生學校化學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2.1 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在現在的中等衛生學校化學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落后的教育行為和現象。這些行為和現象的出現,暴露了一些教師存在著陳舊的、甚至是錯誤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為了適應時代對人才的需要,培養出高素質、高能力的學生,廣大中等衛生學校化學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習,多閱讀一些現代的教育理論,并結合教學實踐進行積極的思考,使自己建立正確的教學觀、學生觀、人才觀等教育理念和思想,用這些理念和思想來指導和支配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師要認識到不能再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能只顧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和傳授,而要采用啟發、討論、研究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和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教師在學習現代、先進的教學理念時,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批判性的接受教學理論,從而樹立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理念,防止脫離實際理念的形成。思想決定行為,只有正確的思想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錯誤的思想會產生錯誤的行為。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學理念對化學教學的重要性,在工作之余,多學習,多思考,努力使自己建立起正確的教學理念,并在教學實踐中,踐行這些教學理念,從而提高化學教學的教學效果和有效性,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2.2 創設良好氛圍和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當前,中等衛生學校的學生普遍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要采取一定措施,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只有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樂于投入到教師組織學習中去,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師無論要采取哪種方法和措施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都要注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都要注意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努力促使課堂形成民主、積極的良好氛圍,使教師好和學生都達到最佳的狀態,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可見,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多么重要。但是,在現實的化學課堂教學中,常常能夠看到一些教師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與學生交流,課堂氣氛也異常的壓抑。這樣的課堂,學生也不會對學習有什么積極性,只是被動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教學效果也不會很好。
教師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時,除了要注意創設良好課堂氛圍外,還要注意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創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可以引起學生對化學問題的好奇心,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這樣不僅有利于化學知識的傳授,也有利于學生積極性地提高。比如:在教學CO2的性質時,講授性質之前,先可以給學生做一個演示:先準備一個裝有CO2的空集氣瓶,瓶口蓋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然后向瓶里倒入少量的水,并晃蕩一下。這時,把集氣瓶倒過來,可以發現,瓶口的玻璃片沒有掉下來。學生會被這神奇的一幕所吸引,會打心里發出這是為什么的疑問。這時候,教師再告訴學生集氣瓶里裝的是CO2,是因為CO2能溶于水的性質,才導致剛才一幕的發生。通過這個演示教學情境的創設,使學生不僅了解了CO2的溶解性,而且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3 增強化學實驗的操作性和探究性
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化學實驗教學,增強化學實驗的操作性和探究性,充分發揮出化學實驗對于培養學生的作用。首先,教師不能怕麻煩,能不讓學生做實驗就不讓學生做實驗,只是帶著學生照著書上的實驗步驟講一下。這樣,就會大大降低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師應該認真組織和教學好每一次化學實驗。實驗前,教師要做好實驗前的準備,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保證實驗不出安全事故。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叮囑學生嚴格按照實驗規范操作,并要求學生詳細記錄下實驗的數據和發生的實驗現象。在中等衛生學校的化學教材中,有很多的實驗都是驗證性的,缺乏探究性,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實驗內容,把其中的一些驗證性實驗轉變成探究性實驗。這樣就會促使學生自己動腦筋,思考出實驗的辦法,獨立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困難。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能力,而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
3 結語
中等衛生學校的化學教學不僅可以增長學生的化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廣大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化學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作用,努力采取一切措施,大力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健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力提高教學質量[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6):9-10.
[2] 宋心琦.化學實驗教學問題[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11):3-6.
[3] 劉敏,屈凌燕,劉元旭.“鹽未荒人心慌”折射出什么[N].科技日報,2011-03-22.
[4] 畢華林,盧巍.化學基本觀念的內涵及其教學價值[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