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計鳳
摘 要: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活動會有怎樣的成效呢?在一線教學的教師,怎樣才能使這項活動更為有效地開展和實施呢?
關鍵詞:探究活動;高中數學;有效
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活動會有怎樣的成效呢?在一線教學的我們,怎樣才能使這項活動更為有效地開展和實施呢?筆者就自己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積累的些許經驗,談一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一、課堂探究活動的時機要恰當
基于高中數學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教師準確地把握好探究活動的時機,有效地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不斷地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數學知識中隱含的數學思維方法,把握好探究的時機,精心設計需要探究的問題,并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在憤悱狀態下進行探究。
二、關注好學生探究活動的過程
學生能在探究實踐活動中,有興趣地開展和積極地接受,這是學生探究活動成功的基礎。全程參與探究過程,教師才有可能實現教學過程中的“三維目標”。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學到應有的知識,與此同時還能掌握到探究式活動中的一些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提升智慧。良好的教育教學方式,必定會得到良好的收獲。
三、處理好探究與指導的關系
教學成果并不能準確、全面地反映出學生探究的整體面貌。那么,教師就要盡可能地創設出更多知識發生發展的情境,分層對學生進行指導,促使學生自我探究、自我體驗、自我發生和自我發展,盡情暢游在豐富生動的數學世界中。自我探究、自我體驗、自我發生和自我發展的過程,其實就是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掌握數學學習方法的一個過程,是學生獲取數學研究思維方法的一個重要過程。
教師實施必要的分層指導,因材施教,給予學生不同要求的指導,并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點滴成績,進行有“發展性”的即時評價,以此來引導學生獲得探究成功的體驗。
總之,教師創設必要的問題情境和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對引發學生認知沖突,有效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經歷了成功與失敗,路過了繁華與荊棘,教師適時介入、恰當指導,逐步引領學生揭開數學神秘的面紗,真正起到了“點燃學生思維火花”的作用。學生這樣學到的知識和方法,才會深深地扎根心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才會真正地得以提高。
在大力提倡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今天,只有結合數學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以辯證、冷靜的眼光審視和改進探究性教學,走出形式探究、低效探究的誤區,才能提升探究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繁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