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杰明
摘 要:學生能更高效的學習是我一直關注的問題,通過對“研學后教”教學模式的學習,以及對“四步閱讀法”的實踐,認為: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學生學習的效果更顯著。那么,怎樣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呢?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個良方,它能提供學生自學的時間與空間,熟能生巧嘛!多訓練總會有所提高的。但小組合作學習也要有一定的規范,亂來或沒有標準可不行,經過對本班教學實踐的分析,我覺得通過“四步閱讀法”規范小組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最終達到讓學生更高效地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四步閱讀法;閱讀任務;自學能力
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因此課堂教學中,應該側重于學生的學。學生的學習要有一定的效果才能達到教學目標,所以讓學生掌握自學的方法,有一定的自學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經過實踐,我認為:規范小組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生自學水平。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原因
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達到共同目的而在行動上相互配合的過程。它發揮了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了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改變了教師壟斷整體課堂的信息源而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局面,從而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的發揮。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能夠在小組內進行充分的語言、思維及膽量的訓練,并在交流中逐步培養學生能主動與別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最關鍵的是,小組合作學習可使思考結果不正確的學生及時得到糾正;不愿思考的學生在小組學習的氛圍中不得不去思考、討論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自學的時間與空間。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下,提高學生自學水平。
二、規范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從教語文多年,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教學改革,我覺得可以使用“四步閱讀法”規范小組合作學習。我非常贊賞其中的一句話:“學生沒問題不教!”這極端的斷言,表現出堅定的決心: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經過實踐,我深深地感受到閱讀是要讓學生發現問題→找尋問題答案→完善問題答案,在這一個問題體系中,在學習語法、積累好詞好句的基礎上,提高分析理解能力,讓思維更有邏輯性,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學水平。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有機地滲透“四步閱讀法”,即:(1)明確閱讀任務;(2)提取相關信息;(3)篩選整合信息;(4)規范完整答題。具體方法如下:
1.發現問題,明確閱讀任務
行動要有目標,才不會迷失方向。如,我在教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時,讓學生在一定的預習基礎上,讀課題,根據課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如,狼牙山是什么地方?五壯士是誰?為什么叫壯士?為什么能成為壯士……不管學生提出怎樣的問題,哪怕多稚拙都一一板書,然后一起歸納出完整的問題,如:什么是壯士?誰在狼牙山做了什么事?怎樣才能被稱為壯士?這樣做的意義在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同時關鍵在于問題是學生自己找出來的,閱讀是為了解決學生自己的問題,比單方面地僅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記得以前,在教學《養花》一課時,一問一答,一段一段往下讀,為每段提出問題,那學生能得到什么鍛煉?被動地回應教師的問,課堂氣氛能活躍嗎?而段段問,問題多了,能精讀嗎?重點又如何突出?如果在學習課文之初,先明確閱讀任務:怎么養花,養花有什么好處?抓住重點問題展開學習,學生更有方向,更明白要解決什么,更能突出學習的重點。因此明確學習任務,學習就更有針對性,學習的資源也更集中,有利于提高自學的效果。
2.抓住重點詞,提取相關信息
發現了問題,就要著實找尋問題的答案。記得以前在教學《養花》一課時,問:我為什么只種易活的花草?學生就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給我找出來,既浪費時間,又沒多少效果。因此,提取相關信息一定要抓住重點詞。
如,我在教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中介紹圓明園的輝煌部分時,讓學生圍繞“輝煌”,在課文中畫線,加著重點及寫批注。匯報時,也要求學生通過重點詞去說自己的體會,訓練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因此,抓住關鍵詞提高相關信息,有利于學生對句子的掌握,有助于對他們課文的理解,能提高他們的自學水平。
3.篩選整合信息
先讓學生在組內交流,初步選出較好的信息,在組長的組織下,組內初步畫出介紹圓明園的輝煌的思維導圖。導圖要有一定的條理,如主線是“圓明園的輝煌”然后有各條支線,如“建筑部分”,在此支線下又有分線介紹有哪些建筑。當然,導圖的內容是由提取信息中的關鍵詞組合而成,以保證導圖的精簡明了。篩選整合信息,讓學生從課文中抓出關鍵的資料,整理成思維導圖,是把課本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的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
4.規范整理答題,讓各小組進行匯報
在匯報中,有的小組畫的思維導圖可能比較片面,有的小組比較有特色……如,有的小組找到了圓明園的建筑部分:殿堂、樓閣,有的小組更能找出這些建筑的特點:金碧輝煌、玲瓏剔透,這樣兩個小組的資料就能進行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更讓學生積累了好詞好句;又如,各個小組分別找出圓明園的各部分:圓明園由圓明三園組成、殿堂樓閣、山鄉村里、名勝古跡、詩情畫意的建造、民族建筑及西洋景觀、歷史文物等等。教師再加以指導,讓學生歸納出是從建筑結構上、建筑特色上、價值上描繪出圓明園的輝煌。通過板書對各組資料的比較,讓各小組再次完善思維導圖。總之就是取長補短,師生合作把各小組的優點篩選出來,在肯定各小組優點的同時,也提出了修改方向。通過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篩選與整合,學生對閱讀資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與學生交流:假如你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的圓明園,你想游覽哪里?怎樣游玩?在這身臨其境的幻想中,一步一步加深對民族智慧與血汗結晶的贊嘆,讓愛得到升華。而愛得越深,在下文介紹圓明園的毀滅時,這種強烈的對比,讓學生更加愛憎分明,既贊嘆于民族智慧與血汗的結晶,又仇恨于侵略者的行為,更心碎于當時統治階層的軟弱無能與國家的衰弱,讓學生萌發振興中華的志向。這一情感的升華中,要有一定的理解,理解要深刻,單單教師的講授或學生的被動回答是不夠的,因此,就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四步閱讀法”中師生共同規范完整答題,通過一而再、再而三的整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就更完整、深刻,多次對同一內容進行修正,學生能慢慢地掌握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
以上是通過對“研學后教”教學模式的學習,“四步閱讀法”的實踐,對本班學生在實踐前后的情況分析,我覺得:“四步閱讀法”有利于規范小組合作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這樣能讓學生有更高的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