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廣毅
【摘 要】把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用于物理課堂的教學中,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入的掌握。本文主要就網絡環境下物理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展開相關論述。
【關鍵詞】網絡環境;物理教學;實踐;分析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科學的進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更加密切的聯系,把其應用在物理教學中,不僅可使課堂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而且還可使教學效果得到突破性發展,進而能使學生的物理知識更加豐富。本文主要就網絡環境下物理教學的形式、物理教學的優勢及問題、物理課堂教學實踐的思考展開以下論述。
一、網絡環境下物理教學的形式
(1)利用網絡技術進行討論、交流、互動。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通過網絡講座、電子郵件、QQ以及網絡輔導等多種形式更好地交流、討論,能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全面,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2)利用網絡技術創設物理教學情境。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網絡技術,可使物理課中“聲音的頻率” “原子核散射”等物理現象的教學得以有效展示,從而可使教學質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并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
(3)利用網絡技術開展自主探究性實驗。在傳統教學中,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做物理實驗時通常會有較多限制,這樣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心理就會受到影響。但利用網絡技術做物理實驗時,則不需要擔心學生因實驗儀器損壞而出現的安全問題,這樣通過實驗室模擬,物理實驗就可得到有效展示,從而使學生物理知識的探究更感興趣。
二、網絡環境下的物理教學的優勢及問題
1.網絡環境下的物理教學的優勢
(1)在網絡環境下,通過對物理素材進行選擇、融合、組拼以及轉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創造力。
(2)在網絡環境下,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會更多,從而能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有利于培養學生個性及特長。
(3)在網絡環境下,物理課堂的教學方法會更加多樣化,教學過程中可把圖、文、聲三種手段進行有效結合,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網絡環境下物理教學出現的問題
(1)管理困難。通過網絡教學,在作業的完成中,很多學生會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就直接在網絡上尋找答案,這樣比較容易出現抄襲及應付現象,從而會給物理教學的管理帶來一定難度。
(2)在網絡環境下,誘惑較多,某些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會受到網絡游戲等影響,從而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3)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弱。在網絡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是自學,很多學生自學能力較差,當學習中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時,有些學生會中途放棄。另外,大多數學生對中學物理方面的知識都沒有比較深入的掌握,從而導致在學習中不懂得如何正確使用數學工具對物理現象進行分析。
三、網絡環境下物理課堂教學實踐的思考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現代化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物理學的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可使物理學的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可使學生的物理知識更加豐富。下面主要結合網絡環境及物理課堂教學實踐作相關分析。
1.對教材及課程進行改革
(1)目前,很多物理教材還是沿用以前的版本,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前的許多教材已不適應社會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應對教材進行改革,在教材的改革中,應注入現代先進而科學的理論知識,以使學生能從課本的學習中培養自身對未來是適應性。接受并使用信息、了解社會及生活環境、人與社會個人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清晰的思維模式等都是物理教材未來的重點內容。
(2)面對迅速發展的當地社會,還應對物理課程進行有效改革,課程內容不該一成不變,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做出相應改變,對新知識進行不斷探索及創新的過程中,應對舊知識進行不斷完善及改進,以使二者形成一體化的內容。對課程內容進行整改的過程中,應把信息背景及意義進行有效結合,以方法為特征,對內容進行不斷改進,以使內容之間的聯系更加科學而完善。
(3)課程應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對知識進行不斷探索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探索及實踐中,使用網絡平臺有效激發學生對學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探索及實踐中的主體,以使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及掌握。網絡環境下,課程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及開放性,多和學生交流,鼓勵學生主動發表自己的對課程探索及實踐的看法及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對課程的探究目標進行調整,使物理教學向跨學科及綜合化方向轉變,從強調知識積累轉變為發現并創造知識,不迷信權威觀點,使用科學而合理的方法對課程進行有效控制。
2.對教學評價模式進行改革
傳統教學中,通常以考試結果對學生對知識的識記能力及掌握能力進行評價,在信息化社會中,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應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當今社會需要的對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能力強的新型人才,因此,在現代信息化社會中,對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考核或評價時,應更加注重過程,只有這樣,培養出來的物理方面的人才,才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的,從而才能有效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及進步。
3.改變教育觀念
(1)傳統的教育觀念在社會的發展中沒有比較明顯的作用,因此,為了社會的發展及物理學科的進步,應通過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教育技術,對傳統的教育觀念進行改革。在日常課堂的教學及學習過程中,教師應使用先進的現代化教育工具對學生進行教學,向學生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還可通過多媒體把現代社會中和課本知識相關的信息向學生作詳細介紹,這樣既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又能使學生對課本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及掌握。
(2)教師和學生可通過網絡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索及討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使用投影儀及多媒體等工具對教學內容進行詳細展示,然后通過布置任務或提出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對課本中的相關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并在討論結束后派代表發言,此外,教師也可參與到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討論及探索中,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3)對于傳統教學中因安全問題而無法順利開展的實驗,教師可通過網絡技術進行模擬探究,這樣既能使學生的安全得到有效保證,又能使學生從模擬實驗中感受到學習物理知識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學生能通過模擬實驗對物理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及掌握,而且也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創造性。
4.對教師角色進行重新定位
在網絡環境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且對于大多數課程的學習都是自主學習為主,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利用自己對物理知識的掌握來引導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這樣既能學生對知識有更系統的掌握,又能使教師的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社會,計算機網絡技術對各學科的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把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一種手段應用在物理教學中,不僅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及掌握。在網絡環境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需轉變教育觀念,然后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及現代教育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就網絡環境下物理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作了相關論述,以此為物理課堂教學提供相應參考。
參考文獻:
[1]林永煌.基于網絡環境下的物理教學方法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124-126
[2]姜進紅.網絡環境下物理教學的新思路[J].《科教導刊》,2011(9):101-106
[3]陶金平.在網絡環境下進行物理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0(36):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