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峰
【摘 要】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恐怕就是創造一切的條件,使學習成為可能。初三階段學生學習壓力增大,容易出現的種種心理不適。對于此階段的英語教學而言,做好心理調試是有效組織復習、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與關鍵。高效英語課堂教學可以通過全面滲透、心理誘導等多種形式展開。
【關鍵詞】心理調試;積極;學習效果;高效課堂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對課程理念、課程結構、課程內容以及新的教學方式等進行深入思考和不斷創新,總結有效的教學經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英語教學質量的優與劣不僅取決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和把握,還依賴于教師認真思考如何打造高效英語課堂,確保教師教得舒心,學生學得開心,有效化解教與學之間的矛盾,達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共鳴。
眾所周知,進入初三的學生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大,容易出現對自己學習上沒有信心、對前途擔心、對父母說教反感、心情煩躁壓抑等各種現象,其實這些現象在初三的學生身上表現出來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我們對這些出現的種種心理不適不能及時進行自我調節的話,就很有可能影響我們的學習和考試成績。作為畢業年級英語老師,如何積極做好學生心理調試,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就成為一個迫在眉睫而又充滿挑戰性問題。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和體會,本人認為高效英語課堂教學可以通過全面滲透、心理誘導等多種形式展開。
一、繼續營造民主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心理開放
例如每節課展示一條英語格言,用英文講述考試趣事,以及課前五分鐘唱一支英文歌曲等,比如,針對飲食健康方面可以給學生教這個諺語—One apple every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身體健康方面有—Doing exercise one hour a day, live happily the whole life;心理健康方面的言語有—Dont chop the trees in winter, 激勵學生不要因為眼前的壓力而放棄奮斗。在課堂中精選勵志性的故事作為閱讀材料也能起到事倍功半,一舉兩得的效果。例如下面一則故事。《You are beautiful .Just the way you are. —— Nick Vujicic 》中學階段是情趣教育的關鍵時期,通過這些活動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興趣,產生情感遷移,使注意力集中和持久,自覺地產生學習英語的愿望。在此同時盡可能以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師德為核心,的內在具有親和力的人格形象,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盡可能讓每節課出現“三聲”——討論聲、掌聲、笑聲,多說“Try it ,please.”“Dont be nervous” “Take it easy.” “Youll do it better next time”之類的話。使學生與老師進入平等的師生互動關系之中。其次,創建QQ 群,利用課余時間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解答學生在中考前所出現的一些疑難問題及心理困惑,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位學生模考前異常緊張,怕自己成績下滑,晚上無法入眠。她把自己的痛苦發微信給我,我們倆剛好都熱愛瑜伽,我就告訴他,現在你來做一下瑜伽冥想試試。第二天,小姑娘高興地向我說聲“謝謝”。
二、精心設計英語課活動方案,加深學生自我體驗
在全面研究學生、承認學生差異、認同學生對不同的教材內容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的基礎上,設計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如對話練習,允許學生積極大膽地使用初一、初二學過的語言,溫故知新,并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受到教育和啟迪。例如在復習“used to be ”這個語法點時,引導學生以講述過去的趣事等為依托,讓學生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學生的表達非常有趣,I used to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but now I study all day. I used to be slim, but now Im a little fat.I didnt use to have a mobile phone, but now I have a NoteII. 從而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輕松歡快中,進一步練習口語表達及寫作能力。
三、深化課堂知識,促進能力遷移
每次活動結束后,都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由暢談活動的感受,促進學生產生共識。①當學生表達不是很清楚時,我多用“your meaning is ……” “would you like to say ……”協助學生將自己的感覺更具體清楚地表達出來。②將學生的體驗與感覺加以整合,增加彼此的認同感。③在學生講述自己的體驗感受時,運用語言、眼神、表情、手勢等給予鼓勵和強化,如:Im glad you have done better than before…… 比如,前段時間,有一個學生上黑板聽寫單詞,20個中,才對了5個,我本來想如以前那樣批評一頓,再懲罰抄會。我轉念一想,在這個時期學生的各種作業練習較多,學生也不是有意不去記單詞。所以,我走到他跟前,用我們兩人能聽到的聲音說了幾句鼓勵的話,沒想到,第二天他主動要求聽寫,還告訴我他全部背會了,果然他得了滿分。我想起了一首歌唱道——一句知心的話語勝過萬鈞雷霆,一個親切的呼喚能有起死回生的力量。
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要將學習行為變成習慣,還需要課后的實踐以及實踐中不斷地反饋和調整。在對班級每一名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充分調研基礎上,我設計出不同的家庭作業套餐——精選中考模擬題,結合各模塊、各知識點復習進度,分層次布置給不同學生群體,如不及格的學生只做基礎單選,詞匯;中間的學生加上完型閱讀題;優秀的學生可自己選擇薄弱題型來強化訓練,讓他們在靈活而又富有針對性的作業中,各自擁有成功的體驗與進步的快樂。在2013中考中,我所教授的班級一位學生成為中考狀元,其中英語科目高達147分。
四、建立“英語考試自我診斷檔案袋”,在“step by step”中針對反思改正不足,記錄點滴進步,不斷激發沖刺中考的動力
在初一、初二實施的“英語學習成長檔案袋”的基礎上,結合畢業班模塊化復習、考試繁多等特點,引導學生在每次考試后,本著重結果更重過程的原則,認真分析試卷,填寫老師精心設計的《自我分析診斷表》,對試卷每類知識點、每個模塊得失分情況、失分原因、有無進步以及考試心態、時間把握等各方面予以科學、細致分析,從而形成一份客觀、真實的考試總結。同時要求學生邀請家長共同分析總結,共同找出不足,制定針對性改正措施,在獲得認同,贏得激勵的氛圍中找到不斷進步的支點。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習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內在的心理狀態如何。斯克里溫納在他的《學習教學:英語教師指南》也說到,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恐怕就是創造一切的條件,使學習成為可能,或者說創造和管理一個成功課堂的技術是授課成功的關鍵所在。對于初三階段的英語教學而言,做好心理調試是有效組織復習、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與關鍵。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愉悅、輕松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在認真研究學生心理的基礎上,本著調動所有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目的,靈活運用不同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一直保持旺盛精力,促成高效課堂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石琳琳《如何打造英語高效課堂》——《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3年第10期
[2]譚四妹《英語新課標下打造高效課堂的路徑創新》
[3] 王玉霞《心理教育在打造高效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百度文庫-教育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