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摘要】對于管理類專業的本科教育,雙語教學是培養具有良好理論基礎、專業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文章結合教學管理實踐,通過分析雙語教學的重要意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尋求本科管理類專業的雙語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雙語教學;本科管理類;教學實踐;教學方法
雙語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漢語母語以及第二外語進行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國際交往中,英語作為一種共同語言具有其他語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本文提到的“雙語”主要指漢語和英語。2001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為了更好的適應我國加入WTO后經濟、科技和教育發展的需要,本科教育需要創造條件,引進原版外語教材,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的教學。自此,雙語教學的熱潮就開始在我國的教育界興起,并且不斷得到推廣,目前國內已經有多所學校的部分公共課和專業課采用雙語教學的方式。早在2006年,由吳平主持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專題研究項目“高等學校雙語教學的現狀研究和實踐探索”,曾調查了135所普通本科院校,結果顯示97.8%的高校開設了雙語課程,并且在學科門類分布中,工學最多,其次是理學、管理學和經濟學(吳平、王樹根等,2010)。目前,雙語教學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在本科教學中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對各類專業課程的教育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雙語教學的模式和手段,一直是從事高等教育的教師和科研人員不斷進行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本科管理類專業雙語教學的重要性
本人自參加工作開始一直從事管理類本科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工作,深感雙語教學工作對于學生提高閱讀分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重要意義。作為管理類的本科專業課程,國外的原版教材具有國內教材無法比擬的優勢。
首先,很多管理理論都源于西方的研究,多數專業課程的原版外文教材都是由具有深厚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管理大師所著,通過學習原版外文教材,可以提高對理論理解的正確性和深度。其次,原版外文教材中有大量豐富、生動的管理經典案例和最新的案例支撐理論的描述,便于學生理解,舉一反三,如果能好好利用其中的案例,采用恰當的案例教學方式,將對培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再次,使用原版教材,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專業詞匯和專業表述方式的掌握程度,加強學生對于外文材料的閱讀能力。
雙語教學作為一種專業課程的教學手段,應區別于簡單的專業英語課程,我們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而在于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提高學生學習國內外先進理論和案例分析的能力。
二、正確處理雙語教學中母語和外語教學的關系
從根本上說,雙語教學的基本方式是讓學生使用原版的外文專業教材,教師采用英語撰寫教案和課件。對學生的考核方式,一般為采用英語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以及進行考試。但是雙語教學并非僅僅采用單純的英語授課和考核,也不是追求過高的英語運用比例,而在于尋找英語和母語運用的均衡狀態,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正確掌握專業知識,同時提高英語的閱讀、表達和分析的能力。
在本科管理類專業雙語教學的實踐中,由于每一個班級的學生掌握外語工具的能力不同,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充分利用課堂的互動環節和課后的作業情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以及外語閱讀的基礎,不斷的調整課堂上的外語運用比例,分階段設計專業知識的講授方式,積極采用引導的方法,使學生在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外語閱讀和表達能力。
三、本科管理類專業雙語教學的教學管理與實踐
管理類專業的雙語教學,相對于其他專業的雙語教學而言,有其自身的特色,在教學中要充分注意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的培養。例如,品牌管理和企業戰略管理就是典型的管理類本科生的專業課程,在教學實踐中,本人積極的探索該類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并在實踐中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改進,收效良好。
管理類的專業授課的特點就是以理論為根基,案例為輔助,二者緊密結合。在雙語教學中,不同的階段關注不同的側重點。首先,對于理論基礎的傳授,前期以中文解釋為主,后期以英文講授和分析為主。其次,對于案例的輔助教學,需要始終給學生強化英文的閱讀和分析能力,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采用英文為主的教學方法。再次,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自覺的對專業基礎知識進行預習,并積極關注企業管理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案例,在課堂上就能把理論基礎很好的與當前的企業發展實際情況相結合,并且降低英文的理解難度。
本人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班級的學生的具體情況,按照以上的教學方式,不斷調整中英文授課的比例和側重點,積極關注學生的反饋,從學生的各項考評可以看到其專業理論基礎、采用英文進行閱讀和分析的能力均有較大提升,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