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東
摘 要: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在平時教學中既要注意遵循語文知識的結構,又要注意學生認知規律。教學中發現,注重在細節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是一條有效的途徑。要善于抓住細節,在細處尋找培養能力的啟發點和突破口,讓學生在能理解的范圍內得到能力的提升,獲得潤物無聲的效果。
關鍵詞:教學細節;提取信息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想象能力;閱讀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課程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質。學生語文能力是否在語文課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將決定著培養學生語文素養這一目標能否得到實現。“語文的基本素養,要通過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通過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來實現。”語文能力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組織語言與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基礎知識運用能力、寫作能力等。那我們能否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把培養學生語文素養滲透到每一點語文能力的細節鍛煉中呢?下面就以《鄭和遠航》為例,來談談自己在教學細節中發現的語文能力培養。
一、由點到面,培養快速閱讀、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學會通過詞句來理解課文,層層推進,提高快速閱讀和提煉課文的主要信息的能力。開始學習我們就采取了這樣的方法。由課題“鄭和遠航”入手,采用“詞不離句,句不離章”的方法來導入學習課文第一部分“揚帆起航”。鄭和為什么會去遠航?學生很容易找到“派遣”一詞,了解此詞意,并由此入手推出鄭和遠航為明朝的政府行為。而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封建帝國,他派遣的船隊一定具有非凡的皇家氣概。并由此引入課文的深入學習。讓學生快讀課文1~3小節找出能表現船隊出使時雄偉壯觀的詞語和句子。要學生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作出篩選,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人多、船多、旗多,裝備精良。理解為何稱作“寶船”。課堂時間是有限的,特別是到高年級課文篇幅見長,學生只有學會快速閱讀的同時梳理內容,抓住重要信息才能迅速理解文章大意,真正提高課堂效率,提高語文能力。教師要善于抓住教學細節,不斷引導、啟發學生,不斷注意方法的總結和運用,學生才能在平時的學習細節中不斷地練習、體悟,由此把握信息的能力才能真正有所提高。
二、由表到里,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在理解詞語、句子、
自然段的意思的基礎上學會初步歸納、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闭Z文教學中的概括能力,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點歸結在一起的能力,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文字)把所讀所聽的內容準確表達出來的能力,從現象中揭示本質,能把具體形象抽象化的能力。作者寫文章是有一條思路的,閱讀時要加以探究,沿著這條思路去把握住文章的要義。概括能力的擁有能使閱讀者更精準地把握作者所寫的內容,能更快、更準地找到作者的寫作思路,能更好地透過現象而看到本質,進而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主旨。
為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承接上文,我采用由簡入深的學習方法來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友好交往。目的很簡單,一讀課文便知。但為完成此目的,鄭和從幾個層面來實現的,課文沒有明確的標注,學生也很少會想到此問題。我們特意要求學生用(1)、(2)、(3)、(4)等標出交往的不同層面。同時根據自己的標注概括出友好交往的不同層面(與君臣、百姓、商人的交往)。通過學生自己的標注、歸納,課文清晰地呈現出來,同時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友好交往”,它應該是全面的、多層次的,而不是停留在膚淺的表層。在這理解了就永遠不會忘(因為這種理解不僅適應當時也適應現在和將來)。歸納概括,我們往往劃分結構時用于理解段意,能否在一些細節上多思索、多引導,豐富它的應用層面,真正養成分析、歸納、概括的習慣,切實提高語文能力和素養。
三、由“文景”到“己情”培養學生的正確想象聯想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打通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跋胂蠹耐兄⒆觽兊南才罚胂笫购⒆觽兊母星榈靡陨A,創造精神、創造意識就孕育在想象之中?!毕胂罅κ侨嗽谝延行蜗蟮幕A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教學中,理解了交往的不同層面,我們沒有就此放手,而是很自然引出想象能力的培養。不同層面的人,身份地位不同,見到船隊的反應一定不同。那就請選取一個層面,確立一個身份,來展開聯想和想象:你見到這樣的船隊時,你著重看到的是船隊哪一面,會如何想,如何做?(想象時一定要結合課文的描述和不同層面、不同身份,讓想象更真實貼切)我們讀文章,眼中是文字,腦中一定是文字展現的生動的情景,也只有經過這一步再加工和再創造,
別人的文字才能真正成為我們的體驗,留下深刻的印象。想象和聯想是學習語文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能力。這能力也是在不斷的細節練習和感悟中形成的?!跋胂罅Φ淖饔镁褪撬梢允鼓阆硎芸鞓?,享受驚奇,享受自由,享受現實生活中少有的感受?!毕胂罅τ趯W習相當重要,但想象力不是生來就有的先天素質,而是后天開拓的結果,它是完全能夠培養的一種能力。文字是書中的,想象是自己的。想象的過程就是由“文中景”向“心中情”飛躍的過程,就讓我們在語文學習的細節中,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享受想象的快樂吧!
四、抓住文本情景之不同,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一個思維碰撞和心靈交匯的環境。”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語文學習的成敗。我們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細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本課“戰勝兇險”部分的學習中,我們針對“兇險”的不同,設計了不同的讀書方法。課文中寫了兩種兇險:險惡的風浪和兇殘的海盜。
自由朗讀:理解課文在描寫這兩個兇險時有什么不同。
險惡的風浪:極動,呼嘯、瘋狂、撲、撕。
兇殘的海盜:極靜,嚴陣以待,偷偷摸摸,乖乖。
作者描寫的情景不同,我們讀的方法也要不同。根據課文情景,想一想,我們該怎么讀?采用怎樣的語調、語氣、語速來朗讀。通過對比朗讀,讓學生對“朗讀”有一定的感受、思索、感悟,提高朗讀的能力。之所以在這里著重強調朗讀是因為此兩處的情景有著強烈的對比,這樣朗讀也有對比。有對比,感受才明確,才深刻。讓學生在自我的朗讀和感悟中,對朗讀方法自然有所理解。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我們要抓住一切機會常練不懈。所以,我們就要思索不同的文本,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怎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閱讀情感,提高閱讀能力。
通過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是我們明確的觀念。能力需要在情景中鍛煉,如何在細節情景中找到具體方法,切實提高學生語文能力還需要我們去思考??傊?,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能在語文教學的細節中,有意識不斷滲透語文能力的培養,將使孩子們的成長更為迅速。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市潘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