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摘 要:網絡的迅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變化,但由于管理的不完善以及網絡社會道德規范的不完善,青少年在網絡時代所出現的心理問題十分明顯。就這一個問題,提出了如何在網絡環境下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網絡環境;教育策略;心理表現
一、學生不良心理的主要表現
1.自卑感
在這樣一個新時代中,學生應具備自信、自尊、自愛的健康心理,而現代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卻十分突出,學生心理自卑是主要的問題。一些自卑心理與家庭環境有密切關系,那些家境不好的學生,由于經濟的原因,可能無法參與學校安排的各種活動,所以不如那些家境較好的同學放得開,這些學生表現得不善言辭、
內向,也不愿表現自己;還有的同學由于先天因素產生自卑感,比如個子矮、皮膚黑、長相較丑、肥胖、身有殘疾等,這類同學更不愿在其他同學面前展現自己,他們害怕被人恥笑。心理自卑的同學把自身因素看得很重,如果他們能自信的生活,其實會和其他孩子一樣精彩。
2.沉迷網絡
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全新的改變,網絡資源給我們提供最新鮮、最及時的信息,但網絡的便捷也給學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很多學生或多或少的有網癮,這也是阻礙他們心里健康發展的絆腳石。學生沉迷網絡,與學校和家長的監管不嚴,以及社會監督不力都有關系,網絡的力量那么強大,就是因為學生在上網時會產生親密感、無時空感、無壓抑感,他們能夠操控網絡中的一切。網癮的問題較難解決,但主要問題還在學生身上,網絡所帶來的并不都是壞處,只要合理利用網絡,與網絡保持健康距離,網絡就能成為為我們服務的重要工具。
二、心理教育
1.進行網上的心理輔導
互聯網最大的優點是平等性和交互性,它和傳統教學的不同在于,學生可以不用為老師高高在上的講課模式感到畏懼,學生在網絡中是平等的。所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可以在網上平臺進行,開展網絡交流,使他們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尊重學生的需求,促進網上心理教育與直面心理教育的銜接、溝通,從而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
2.組織實踐,鍛煉意志
學生可開展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也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心理素質,得到磨煉,鼓勵他們勇敢走出困境,擁有健康強大的心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行自我約束、自我調節、自我教育,逐漸形成堅韌不拔的優良品格。如,在新學期開始時、成功喜悅時、遭受挫折時、不良傾向萌芽時均可開展形式多樣的班級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幫助學生找到自我,激發學生的自信心。網絡的利用是必要的,學校要看到網絡積極的一面,利用網絡中積極向上的內容凈化學生的心靈,
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努力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得到提升。
3.巧妙暗示,樹立自信
自信是對自我認可、自我價值體現的重要基礎,也是人類應該具備的優秀品格。自信的學生不怕苦惱,勇敢面對挫折,能堅持到底,并擁有堅定的信念和永恒的理想,敢于積極實現自己的目標。老師要換個角度看問題,看到學生的優點,不要老拿他們的缺點說事,發現學生的優點及閃光之處。其實,學生自信心的形成,與老師的一言一行有莫大關系,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句關心的言語、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句真心的表揚,都能成為學生努力的動力,讓他們克服自卑,找到自信。老師要真確地認識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科學的評價他們,讓學生明白自己有別人羨慕的長處,同時讓他們看到自己的不足,學會正確面對。當學生遇到困難,老師也要積極幫助,使學生克服困難,體驗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充滿自信,不斷進步。
總之,與時俱進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網絡的發展與作用,才能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應時代潮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徐曉東.網絡環境下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8(3).
[2]魏芳,司麗,謝修香.網絡環境下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職教通訊,2011(8).
(作者單位 江蘇省邳州市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