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潔
【摘要】現代社會需要發揮每個人的創造性和主體性,因此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培養至關重要。在美術教學中要注重創設積極的教學情境,對新課改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新課改背景下美術教學的重要方法,也是學校實施美育德最好形式。
【關鍵詞】新課改 美術教學 教學情境 創新意識
20世紀中國的教育始終處于不斷變革之中。新中國成立的六十多年里,除去幾次重大的學制調整外,在基礎教育課程和教材領域至少進行了七次大規模的改革。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要敢于突破傳統教學觀念束縛,在教學方法上要不斷探索,創新,以適應當代課程改革的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全方位發展。創新精神和學生能力增強的培養是當代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素質教育是一個長期發展過程,貫穿于學生整個學習過程,是一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基礎。江澤民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美術課是一門美與藝術融為一體的學科,是揮灑學生創造力與個性的學科,是發揮學生審美與實踐能力于一體的學科。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熱愛與責任感,促進個性的形成與發展,是每一位中學美術教師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目前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是:傳統的美術教學體系封閉落后,束縛了學生的發展。中學的美術課常常被認為是“副科”,不被重視,發展進度緩慢。而新課改很好的體現的美術學科的前衛與藝術性,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與塑造,讓學生自由揮灑,做到感知性、創造性、開放性融為一體。所以依靠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老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采取多層次的教學模式,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
那么應該如何在美術教學中體現新課改要求,讓學生在愉悅的教學環境中掌握每節課呢?這就需要加強教學情境的設計,情境創設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創設身臨其境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藝術作品的感染,這就是教學情境的創設。美術是一門可觀的藝術,不僅僅是通過“畫”來體現,更要通過欣賞、評析、應用、綜合等多種方法來完成,只有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才能有效的把這些方法融為一體,被學生接受和掌握。在中學美術課改中要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從“情”字人手,調動學生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對教學情境創設的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把理論應用于教學,為新課改美術學科的發展服務。
一、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動力和基礎,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獨特的魅力,使教學內容與學生年齡段的情感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之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美術教學過程中對情境創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形式也要求更加的豐富。采取單一的形式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直截了當的認識教學的內容,如雕塑作品的實物可以讓學生對雕塑美術的形式,美感有直接的認識。大部分的教學過程是把多種教學形式綜合在一起運用。如在“欣賞-評述”類教學中把圖形,文字,音樂等結合在一起,把學生的感覺器官都調動起來,全面直觀的對學習內容有個整體的理解和把握,對其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熱情。教學情境創設的形式要靈活應用,針對不同的內容進行選擇,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創設優美的教學情境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身為教育者應該要多給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更好的激勵他們不斷的探索創新,從而向成功的道路邁進。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個性的塑造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通過探究和綜合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探究發展,發展其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新課改的教學目的必須要通過豐富的教學情境的創設來實現,教學情境的創設也是協助學生學習最有效的途徑??傊?,教學情境的創設對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美術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進行新時期美術教學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學校對學生實施美育的最好輔助形式,我們要在平時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在潛移默化的教學影響下,使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悄然增長。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應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集思廣益,開拓思路,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選擇、設計、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法,融合多方面的知識內容,充實每一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能力素質,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以便于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學會用美育來洗滌心靈,以高尚的情操充滿熱情的心態來面對世界。
參考文獻
鐘啟泉、崔允淳、張華主編,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解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李瑾瑜等編,《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