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恩博
摘 要: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要搜尋到純理論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和技巧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什么樣的方法和技巧最具有實用性和指導性呢?結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難點和重點知識——“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教學內容,抓住“三點”,利用案例解讀了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與技巧,具有較大的實踐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切入點;關鍵點;鞏固點
“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自身的特點,還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上。”在這一數學教學理念的指導下,以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難點和重點知識——“一個數除以小數”為例,淺析一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力求在小學數學教學方面提供一個理論和實踐的范式,以提高教學效率。
一、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找準導課的切入點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人,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切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掌握的原有知識的現狀出發進行設計問題和分析問題,切記按照教材居高臨下的硬性“灌輸”,只顧教師滔滔不絕地講,不管學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例如在講授“一個數除以小數”的數學知識時,采用“溫故知新”的方法開始:“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請同學們試著在練習本上做幾道試題”,結果同學們都很熟練地做完了,于是接著進行設問:“既然同學們做得都很好,那么誰能給大家說一說怎樣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引導學生歸納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后接著開始導入:“這節課,同學們想繼續來研究小數除法嗎?”采取漸進的方式,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著他們主動參與到新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大大提高了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讓學生做的復習題必須事先精心挑選,選擇為新授內容做好鋪墊的典型例題,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分散學生學習的難點,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針對教學的具體狀況,突破內容的關鍵點
在講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和思考新學例題與鞏固復習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從而啟發學生思維,進一步探索和揭示新領域的關鍵問題。例如:“一個數除以小數”這節課的難點不是學生的計算問題,而是順承已有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學習基礎來進一步學會“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所以,需在比較中針對教學的內容幫助學生突破關鍵點——
“轉化”。根據教學進度,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可以合理改編教材中的情景。“同學們,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為了慶祝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節日,就要勞駕美術小組的同學精心布置學校的宣傳欄。為此我們要買一些彩紙來裝扮它,下面請同學們思考:彩紙0.95元一張,買彩紙共用去10.45元。根據這些信息,你能計算出我們買了多少張彩紙嗎?怎樣列式呢?”學生很快借助于原有的除法知識做出了回答:“用除法計算,可以這樣列式:10.45÷0.95。”教師及時鼓勵學生后繼續引領初步探究計算方法:“那么請大家算一算,先獨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同學們都交流了自己的算法,這時老師進行總結:通過比較我們發現,可以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把10.45÷0.95轉化成1045÷95,我們就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在這一過程中先給學生提供思維方向,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然后,再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間,放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解決問題。不僅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這里采用了“有意義的轉化”這一教學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清清楚楚地明白了轉化過程。同時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自己總結出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方法,然后教師再加以概括。既培養了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緊緊抓住“轉化”的關鍵點,巧妙地突破了這節內容的難點。
三、進行拓展練習,牢抓知識鞏固點
在講授完新課后,教師先總結:“在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先要看清除數有幾位小數;再把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相同的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然后再按照除數是整數的方法進行計算。”“我們獲得了新的知識后,現在就請同學自主練習,看誰做得既快又準確。”于是可以由難到易地設計多種靈活多樣的題目,當然所有題目的共同點都是來強化“一個數除以小數”的除法列式以及移位計算,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并且特別注意了在反饋環節中學生的交流、展示與評價,依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是發揮他們合作探究、互助學習的作用。在設計問題時,特別注意要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注意生活情境與數學抽象的聯系,凸顯了把生活情景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這樣更能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既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和信心。
總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引導他們回顧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來遷移新的知識點,處理好新問題的生長點,抓住“切入點—關鍵點—鞏固點”三個環節,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助答疑,教師要適時精講點撥、歸納生活,鞏固練習要有梯度,緊密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切身體驗學習的快樂,感悟抽象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成應有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周玉仁.小學數學教學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上思縣在妙
鎮平良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