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航 黃岑宇 施琴 陳蓉
摘 要:高等專科學校相較于本科院校存在差異,其學生由于具有特殊性,更需要社會以及學校各方面的關注。學生的成長,學生的身心是否向著積極的方向變化和各個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對畢業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特別是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能力技能等方面。
關鍵詞:專科學校;學生管理;學生成長;學生心理
高等學校的辦學目的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的各級部門都是圍繞這一目標履行其職責的。而學生的成長,學生的身心是否向著積極的方向變化和各個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并且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對畢業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特別是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能力技能等方面。
一、學生管理者的素質和水平
隨著學生的不斷成長,從兒時的班主任到現在的輔導員,無疑他們對于學生的性格、能力以及心理等都起著大小不一的影響。如果說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種化學產物的話,那么每一位學生管理者都或多或少地起著反應物以及催化劑的作用。
古語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而如今的教師,特別是職業院校的輔導員不僅僅要做到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向學生
“傳道”。從這里走出的學生將步入社會,而輔導員則是他們最后的啟蒙老師,一位優秀的學生管理者對于學生以后的人生道路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學生管理者的很多理念以及人格將時刻影響著學生踏入社會的為人處世。那么,作為學生管理者,怎樣才能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呢?最重要的一點是“嚴格自律,公正公平”。古語有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若說幼兒是一張白紙,那么青年則是一副丹青,其已經有了自身對于善惡的評判標準,青年學生率直真誠、單純樸實,作為師者,必須既能自律,又能公平對待學生。自律、公正、公平的學生管理者,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同,才具有人格魅力。
二、學生管理模式
除了管理者本身的素質水平對于學生的影響外,管理模式對于學生的成長也有著舉足深重的作用。一個學校的管理制度必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對于中小學生的嚴厲以及大學生的放養,高等專科學校的學生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必須有一種和大環境相適應的管理模式來對其進行約束,并且又不能阻礙其個體的個性發展。
本校在綜合考慮的基礎上,實行“學生自主管理+輔導員專職管理”的混合管理模式,兼顧了學生個性發展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學生自主管理強調學生的自主性,發揮其主動性,在學生自覺的基礎上開展自我管理,同時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領導作用,兼顧培養部分學生的管理能力。此管理模式下學生有充分的自由、開闊的思維、活躍的行為。但是有時候學生的不成熟以及處理問題時的缺陷,很容易引發大規模的集合行為,出現秩序的混亂。這時就要發揮輔導員的作用。通過教師成熟、富有經驗的指導,開展相關管理活動,能使學生更快得到正確答案,避免學生走彎路,并及時督促學生學習和參與活動。但輔導員的介入不宜過度,過度的干預只會造成學生形成依賴心理,降低自身判斷力以及承受力。
故在學生的實際管理中,通過這種兼顧模式,揚長避短,共同建立一種開放、有序的管理模式。
三、其他因素
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品質的形成都是各種不同因素的綜合結果。而學生管理也應聯系學生實際,包括學生所處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同時應針對學生自身情況的不同進行因人而異的改進。如今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形形色色的社會因素對學生產生了不同的誘惑,學生本身具有特殊性,其自控能力不是特別強,所以面對誘惑,很多學生沉溺于其中無法自拔,給教育管理者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另一方面,每一個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家庭對于一個孩子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很多家長認為學生在學校中犯了錯誤是老師的事情,但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學生的行為活動以及習慣大多和父母有著莫大的聯系。
所以,學生管理者在針對個體學生實施管理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以及人生引
導,并要結合學生的家庭以及成長經歷,不能一味地進行寬容教育或者嚴厲批評。作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也許我們的努力并不一定能夠影響每一個孩子的一生,但是我們都希望能夠在這一段時期陪著我們的學生走好,讓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在新的人生道路上揚帆起航。
參考文獻:
[1]王國杰.淺談高職高專學生管理.華章,2011(23).
[2]毛勇.關于高職高專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幾點思考.管理學家,2011(3).
[3]于含.高職高專學生管理工作探索.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4).
(作者單位 鎮江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