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儒霖
摘 要:科學方法教育融入物理教學,能讓物理教學變得有目的、有步驟,讓學生在有效教學方法的引領下,促進科學知識的提升,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中職物理教學滲透科學方法教育,對提升物理教學質量意義重大。
關鍵詞:中職物理;原則;實踐
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教育意義重大,中職教育對于培養從事服務、生產、管理等技術型人才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現時代的勞動者不僅需要有職業能力,還需要提升自己的科學文化修養。因此,在中職教育中,要加強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教育。物理學是一門科學的學科,且物理學滲透面廣,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利用科學方法進行物理教學,能順應時代變化,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迅速了解新知識、掌握新技術。
一、中職物理教學滲透科學方法教育的原則
進行中職物理教學,必須結合有效的科學方法教育。將物理知識作為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一個載體,始終將物理科學方法的教學作為整個物理教學中的一部分,物理教學科學方法隨著物理思想的展開不斷拓展,物理科學方法教學必須長期、分散進行,在教學的各個內容與各個環節進行滲透,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會理解與認識科學方法,促進物理知識與物理科學方法教學的有效結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中職物理學習中,物理科學方法不宜作為一種具體的方法與內容向學生一一介紹,依據中職學校學生思維能力與學習特點,物理科學方法應該作為一種導向,引導學生學習,讓科學方法不斷滲透至物理學習中,使科學方法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進行物理科學方法的教學,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不斷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年齡特征,進行相關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進。在學習之初,注重學生經驗與實踐的教學,而在學生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教學時就該融入科學辦法,利用科學方法滲透到物理教學中,使學生逐步形成一種科學的思維模式。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主動,選擇科學有效的方法促進學生科學方法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中職物理教學滲透科學方法教育的實踐
1.在物理概念教學中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物理概念,是一種科學知識,它的形成是人們對特定的物質存在進行探索總結的結果,而物理概念教學中滲透的科學方法,則是人們認識這些概念的途徑與方式。有效教學,必須結合知識與方法,讓學生對概念以及物理規律形成與發展的過程有充分合理的了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科學方法的作用與特征,才能促使學生積極學習科學方法,并主動利用科學方法去解決問題。常用的物理科學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理想化方法、數學法、類別方法等,這些不同種類的物理科學方法,可能同時用于解釋一個物理概念,例如在學習“磁感應強度”這一部分物理知識時,學生需要明確了解磁感應強度的定義,會用左手測定法,會用公式計算安培力的大小,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教師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可采用實驗的手段,讓學生觀察影響安培力大小的因素。結合使用定義與類比的方法,結合數學內容,探索物理公式的來由。進行物理實驗時,教師需準備完整物理實驗所需器材,創設合適的物理情境,引導學習進行學習環境,利用類別聯想等方法,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物理概念與物理規律的形成過程。
2.在物理實驗過程中進行科學方法教育的滲透
物理教學離不開實驗這一科學方法,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實驗法能讓學生迅速感知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及時快速接收物理信號,形成具有實用價值的物理知識。教師利用實驗法進行教學時,需特別重視科學方法的教學,讓學生學會方法,對具體怎樣操作、怎樣安裝的過程有所了解。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記錄實驗數據、撰寫實驗報告的能力。進行“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這一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時,進行實驗教學,準備好電源、電壓表、導線、開關等相關實驗器材。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設計實驗能力,了解此模塊的主要物理知識,學生需要利用實驗的物理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得出結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針對某一問題發出討論,組織學生進行學生實驗,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歸納總結,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讓學生進行相互合作,共同學習。在電源測定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中,進行學生實驗,學生根據設計方案進行數據表格的繪制與記錄,然后進行接線工作,注意電路邊接以及儀器表讀數的相關注意事項,然后進行數據的記錄與觀察,從觀察中歸納總結,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到所需的結果,求得內電阻以及電動勢,獲取相關實驗數據。
結合科學方法進行中職物理知識的教學,需有效尋求知識與方法的結合點,利用實驗、類比等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物理教學中滲透科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形成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利用方法思考解決問題,對今后學生的工作與生活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梅首文,王德法.淺談中學生物理教學中科學方法教育的策略[J].科學教育,2009.
[2]施若谷.必須全面理解科學教育的內涵[J].集美大學教育學報,2008.
[3]施良方.學習論:學習心理學的理論與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 江西會昌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