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平
摘 要:構建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認真鉆研教材和研究透新課標的思想;精心設計教法、學法;夯實基礎,逐步提高,關注學生的反饋;用多種測試手段評估課堂的有效性;進行“三維”教學反思。
關鍵詞:鉆研教材;關注學生;教學有方;有效課堂;教學反思
隨著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深入與實施,教師的觀念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減負的觀念已經深入全民的心中,從單位時間中求得教學的高質量已經成了越來越多教師所關注的問題。物理作為初中生接觸的又一門新生科目,我將從五個方面來談如何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時效性。
一、心中有教材,深入鉆研教材和研究透新課標的思想
認真鉆研教材和新課標,提高自身素質。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教師對教材的深研應轉移到課前準備上。從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的協調發展”來進行研究教材和新課標。必須在課前作充分的準備——肯花時間精心鉆研教材,要做到全面系統地掌握本學科知識內在聯系,抓住本課的教學目標,抓準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材的再處理——所謂的教材統
整,對教學內容做適當地補充、拓展。同時,還應當面向全體學生精心設計好每一個要提出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組織教學,課堂才會由此變得更精彩、更有效。
二、眼中有學生,關注學生基礎,逐步提高學習能力
教師關注每一個個體,讓不同特點的學生知識得到積累,能力得到提高,個性得到發展。這才是教學的宗旨。我們知道在同一個班級里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一個學生就是一個模
子。為了獲得課堂教學的有效乃至高效,我們應多多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時,知識內容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教師語言要深入淺出,照顧到接受能力較差、層次低的學生,使他們不掉隊,學得扎實。同時,教學要求應有層次性,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吃得好、吃得飽。
教師應清楚地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特點,課堂上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體現學生的自主活動,放手讓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打破常規,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和看法,只要學生在聽、在思、在動,就不怕學生學不好。教師要想方設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一個比較輕松的環境下學有所得。
三、手中有方法,精心研究教法、學法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特征最核心的一點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主動學以及怎么學、會不會學,”這對教師就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就是,讓學生愿意學,主動學。精心研究教法和學生的學法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授之以魚,僅供餐飯之需;授之以漁,終身受用”,是的,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自己掌握學習方法是教的最終目標。因此,課堂教學應盡可能地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技巧,然后,再讓學生利用這些方法舉一反三,運用到實際學習中去。那么,怎樣的方法是有效的方法呢?初中物理教學中,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不同的刻度尺能夠達到的準確程度不同,如:厘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厘米,毫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那么,怎樣的刻度尺才是把好的刻度尺呢?凡是符合測量要求的刻度尺都是好尺,并非最小刻度越小的刻度尺越好!同理,在教學中,教學方法多種多樣,“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等方面獲得整合、協調、可持續的進步與發展的教學方法,才是好教法,才是有效的方法。
四、提高鞏固練習的質和量,檢測課堂的有效性
練習、檢測、反饋、矯正環節在有效教學中必不可少。提倡書面作業當堂完成;嚴格控制作業總量,精選作業,優化作業結構;要重視作業的批改、反饋和矯正,要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難題檔案;教學檢測以必要、適度、科學為原則,重視過程性、多樣化、個性化檢測,發揮檢測的發展性功能;重視命題、考試研究,考試要為改進教學服務。考試、檢測要達到讓不同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感,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五、須進行“三維”教學反思,全面促進教學的有效性
立足“三維”,即:立足于學生,立足于教材,立足于課堂的成敗進行反思,從教材、學生、方法三個角度反思。要想達到三維要求,教師要樂于思考自己的教學是否有效、樂于與其他教師分享交流自己成功的經驗、樂于通過反思不斷提高個人專業成長、樂
于通過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只有做好教學反思,才能提高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對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而言,無論教學思想如何更新、教學內容如何變化、教學方式如何改進,其最終目的都必須指向教學的有效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有效教學”可以稱得上是教學的“永恒主題”。一個追求有效教學的教師,應該是一個熱情的教師;一個對學生滿懷期望的教師;一個值得學生信任的教師。讓我們每一個教師由原來的“供給者”轉向“激勵者”,引領學生自己去發現去學習,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和“建構者”。
(作者單位 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進盛實驗中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