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儀剛
摘 要: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推進者和評判者,對學生學習實踐活動過程以及實際表現,需要借助于評價教學手段予以指導和評判。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師應讓評價教學成為學生前進、發展、提升、升華的助推器和“原動力”。結合高中數學評價教學粗淺認識,談了對有效評價教學開展方法策略運用的認識。
關鍵詞:高中數學;評價教學;教學活動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推進者和評判者,對學生學習實踐活動過程以及實際表現,需要借助于評價教學手段予以指導和評判。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教學價值觀的影響和趨勢下,進行科學、深入、恰當的指導和講解,能夠充分展現自身主導特性和指導作用。筆者認為,在高中階段數學學科教學中,教師不能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宰”,應讓學生成為整個課堂活動的“主人”,教師只在教學關鍵處、學生疑惑處、階段總結處,進行畫龍點睛、有的放矢、循序漸進的評價和指導,讓評價教學成為學生前進、發展、提升、升華的助推器和“原動力”。本人現結合對高中數學評價教學的認識,簡要談談有效開展評價教學的方法策略。
一、當前評價教學現狀不足
筆者通過課堂觀摩、參考資料、對比分析、探索研析等途徑發現,在當前高中數學科學教學中,運用評價教學存在的主要不足表現在三個方面:(1)評價過程師生互動交流少。評價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形式之一,應具有雙邊、互動特點。但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將評價教學作為自己的“專利”,采用教師評、學生改的方式,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共同少,教師教育指導學生多,學生主體能動特性不易激發,評價教學激勵特性不明顯,學生主體參與度低。(2)評價側重點不明顯。評價教學應是鞏固提煉的科學評判,重點鮮明、有的放矢。但有的教師在評價教學活動中,隨意性大、目標性不強、側重點不明顯,不能根據教學重難點、課堂教學實際、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實時性的指導評判,導致學生不能借助于教師評判教學掌握教材要義、學習要點,提升學習效能。(3)評價深刻性不強。筆者認為,評價教學活動應該具有深刻性、豐富性、超前性。而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忽視評價教學這一特性,不能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對教材內容、知識要點等進行深入挖掘、深刻研析,展現教材內容深層次內涵,展示高考政策對教材要求的趨勢。(4)評價指導性不強。主要表現在教師指導、教育、訓斥多,以否定式的評價教學取代肯定的評價教學。同時,不能對學生學習探析過程進行深入指點和科學評判,不能讓學生“知其所以然”。
二、有效的評價教學方法策略的運用
1.實施互動式評價教學,展現評價活動雙邊性
評價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的有效手段之一,自然就應具有雙邊特點、互動特性。教育實踐學認為,評價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師生交流溝通、觀點互換的發展進程。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開展評價教學時,就要展現其評價雙邊特性,借助評價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深入參與、積極互動、深刻思考,推進進程。如,在“平面向量的概念和表示”的教學中,教師在評判學生此節課案例解析活動中,采用互動式評價教學形式,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以及自身解題探析過程和觀點,在對比分析基礎上,組織學生評判、辨析整個案例解析活動過程,同時,鼓勵學生大膽闡述自身解題觀點以及解題過程,教師進行總結和概括,從而在師生互動的評價教學中,深入推進教學活動進程。
2.實施重點性評價教學,體現評價教學目標性
筆者認為,評價教學不是漫無目的的無序評價,而是有的放矢的有序評判。因此,教師在評價教學活動中,應結合新課改目標要求、教材重點難點以及主體學習實情,有目標、有重點地開展指導和評判活動,帶著任務、問題、目標,針對性地開展評價活動,保證評價教學的效能。如,在“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評價教學中,教師結合以往教學經驗,針對大部分學生在解析此節課案例中出現的“求值問題時經常忽略角的范圍”這一情況,在案例解答評講環節,出示某一學生的解題過程,引導學生再次探析和思考解題過程,并有意識地逐步引導學生找尋和認識解題存在的缺陷和錯誤,使學生能夠在針對性的評講中,認識到解析案例過程中,由于沒有考慮題目中對角的要求,忽略角的范圍對三角函數值的影響,并指出其解析問題的注意點和方法。
3.實施指導性評價教學,體現評價教學過程性
評價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就要求教師在評價教學時,要發揮自身主導地位的指導性作用,對學生學習探析活動進行全程性講解和指導活動,延伸教學活動的“空間”,將評價過程滲透、融入教學過程之中,體現其過程特性,提高其評判效果。如,在“如果一個|x+1|+|x-3|≥a+4a的不等式對任意的實數x恒成立,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多少?”問題解題過程中,教師在學生觀察、分析、解答、歸納等實踐活動中,采用指導性評價教學,將學生實踐活動進程進行“回放”,針對解題的推導過程、解答問題的過程、解答問題的方法以及歸納提煉等過程,進行全程式、全方位的評判和指導活動,從而將評價過程變為問題解題過程,鞏固和提升高中生解題技能和素養。
總之,高中數學教師在評價教學中,必須將學生主體發展放在第一位,按照新課改要求,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開展靈活多樣的科學評判和指導,使教師主導特性、學生主體特性得以在評價教學中展現,教學效能在評價教學中有效提升。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