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雙茂
摘 要:隨著小學數學學習的深入,在解題過程和邏輯要求上都加大了難度,那么,如何幫助學生逐步理解難度梯度逐漸加深的數學問題,解決小學高年級數學問題呢?就審題、解題、拓題、歸納等幾個方面結合教學經驗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解題策略
數學是一門在邏輯思維上要求較高的理性學科,因此,不少學生由于不能夠以理性的邏輯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進行抽象歸納,造成了在學習數學上的興趣缺失和難度加大等問題,以下從教育教法上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幾點策略。
一、仔細審題,找到題中的重點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解題正確的必要前提是審題的準確性,所以審題作為解題過程的第一步,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在審題過程中,首先要理解題意,知道這道題的題目要求是什么;其次要仔細辨別,區分題目當中的“陷阱”,達到審題過程的精準化;最后,根據所審題目,找出其中的重點,對應已經學過的知識點進行初步解題。審題時,只有將這幾點充分做到,才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審題,從而為下一步解題的良好進行做好鋪墊。
二、認真解題,將解題步驟標準化
數學的解題過程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每一道數學題都是邏輯思維運轉的體現,因此,在解答數學題,尤其是數學應用題的時候,一定要將數學的步驟完整清晰地體現出來,這是數學解題的核心內容。曾經有一個學生,非常聰明,對于知識的理解吸收和運用掌握都非常快,但是,每次的數學成績都不高,因為他不會寫解題步驟。由此可見,要想做好一道數學題,完全正確的最終結果并不是一份滿意的答卷,我們還需要思路清晰、過程嚴密的解題過程。
三、歸納總結,達到逐步提升
數學的學習是需要舉一反三的,是一個將抽象化的題目具體化,構建數學模型進行解題,然后將題目抽象化、概念化的反復過程。因此,解題是一個具體化過程,但是我們要從這道題中總結出概念化的東西來幫助我們解答同類型的題目。另外,對于做題過程中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進行解剖式分析,找到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在哪里,是知識點遺漏還是審題過程不明,然后接著對錯誤進行詳細的糾正,以達到全班學生共同進步的學習效果。
總之,解決小學高年級數學問題始終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相信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我們能夠攻堅克難,在數學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王艷平.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教學淺析[J].新課程:小學,2014(02).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