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君
【摘 要】細節是一個習慣,是一種積累,在促進學生發展中的意義與價值舉輕若重,值得我們一線教師深入研究。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從預設、質疑、傾聽、賞識四方面提出了注重課堂細節的角度,以使初中政治課堂更加有效、高效。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細節;高效課堂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有效的教學首先應關注教學細節。如果教師能在課前有意識地、創造性地預設好每一個教學細節,在課堂中對教學細節之處加以具體、有效地指導,用教學機智去捕捉課堂中的每一個教學細節,就能讓課堂充滿情趣、充滿智慧、充滿生命的活力和詩意。教師應密切關注教學中的細節,讓其充分發揮作用,從而使教學過程具體、豐富而充實,使教學過程充滿智慧和創造。
一、多一個預設,生成精彩課堂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預設就是教學主體的籌劃和設計活動,要求教師思考周密,力爭將教學過程運籌于帷幄之中。它雖然不是精彩課堂的全部要素,卻是決定因素。它不是浮于表象的形式化寫教案,而是一種隱性的、一種最大的預設、全方位的預設,是教師教學功夫的真正體現。因此,我們初中政治教師必須關注“預設”,并能掌握一些有效預設的策略方法,才能營造出體現新課程理念的精彩課堂。
例如在講解蘇教版九年級政治第五課第三框“尊重隱私、保守秘密”這一課時,我在課前利用多媒體課件分別制作了5個前后呼應的教學片斷,圍繞“初中女生藍靈靈的煩心事”這一條主線展開,不僅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的切入點,而且體現了政治課堂布局的結構美,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多一處質疑,激發思維靈動之光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質疑是思維的火花,是把學生的思維由潛伏狀態導入活動狀態,激發其想象思維與創造思維,點燃他們思維火花的一種有效途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時常出現這樣兩種情況:一是冷場,學生沒有問題提,常使場面變得尷尬無比;二是學生提出的問題海闊天空,無奇不有,常令老師無所適從。其實,對于學生的這些質疑問難,教師要抓住這些細節,采取“熱處理”,通過有意識地創造與開發,使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
例如在教“人不能選擇父母”這一課時,我首先設計了一個“尋找父母印記”的活動,讓學生思考“子女與父母之間為什么會存在如此多相似的地方?”,以引出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在這一活動中,突然一位學生站起來很大聲地說:“老師,我與父母長得一點都不像。”我聽了開始一愣,隨即對他這種敢于提問的勇氣做了肯定,然后從有關生命的內容、生命起源、血緣、基因、遺傳、生育等方面的知識做了簡要的說明,使該生明白即使不在相貌上相似,在性格特征、習慣動作等方面總能找到相似之處,是血緣關系把父母與子女的生命牢牢地拴在一起,從而進一步感受父母子女之間的濃濃親情。
三、多一次傾聽,彰顯課堂本色魅力
古人云:“聆聽前世,清視在下,鑒莫近于斯矣”。傾聽,是一種教學習慣,也是一種思考狀態。它可以讓教師把握課堂的生成,在生成中追尋政治課堂的曼妙,領悟教學機智的靈動與智慧;也可以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讓師生在相互傾聽中交流、思考、發現。因此,教師要學會傾聽,通過創設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讓學生在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心理環境中樂于和教師接觸,從而使我們的課堂更生動、更精彩,處處彌漫著成功的喜悅。
例如《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一課中,我安排了如下三個主題活動:
主題一(給自己畫張像):用簡潔的語言說出自己的優缺點。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地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
主題二(認識自己的潛能):通過身邊的故事、奧運冠軍劉翔,以及農民和兒子的故事,正確認識自己的潛能,知道每個人都有潛能,但必須依靠自己的勤奮努力。
主題三(科學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先向學生介紹一些科學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方法,并組織學生交流運用科學方法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體會。
通過上述三個主題活動,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在傾聽的過程中不僅把課堂還給了學生,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自主探究,從而彰顯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而且,使每位學生都感到輕松愉快,更彰顯出課堂本色的魅力所在。
四、多一句賞識,造就高效課堂
《課標》中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學生都渴望自己能進步,都想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得到老師的依賴和重視。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從“主動思考、積極合作、問題的提出與解答、情感與態度”等方面,運用多種方式的評價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你思考問題很周密!”、“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你們合作的很成功!”等等,教師的一句表揚、一個贊許舉動,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的靈感,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潛能。當學生回答錯誤或不夠完整時,首先要肯定學生的積極思考,再對其指出答案的不正確性或不完整性,努力做到既要讓學生踴躍地站起來,更要讓學生體面地坐下去,使學生一直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
總之,細節在促進學生發展中的意義與價值舉輕若重。關注教學細節,構建理想課堂,需要我們教師細心地捕捉稍縱即逝的課堂細節,秉承“以學生人格發展,全面發展為終極目標”的理念,才能在細節之處展現靈動的智慧和人文的關懷,再現“原汁原味”的課堂教學情境。
【參考文獻】
[1]滴水可藏海,細節亦智慧[J].教市家教,2011,9:82-83
[2]關注教學細節,讓思品課縮放別樣精彩[J].教育科研論壇,2011,6:60-61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樓王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