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慶
摘 要:現代教育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指導,不同的學習階段需要通過不同的環節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初中數學對一些數學基本知識和原理進行探究,學生應該充分利用預習的環節來培養自身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學會提問題,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對于擴展探究和理解問題都很有幫助。
關鍵詞:預習;自學能力;培養策略
一、自主學習的內涵及重要意義
自主學習是近年來素質教學開展普遍強調的學習方式,學習理論也都認為自主學習能夠幫助學習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自主學習通常是指學習者有目的地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屬于自我發展的一種表現。課堂上一般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閱讀教材,發揮主觀能動性,對教材內容有一個理解。
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習慣有待完善,還不能很好地主動完成學習任務,這就需要在教學活動中設計一些環節,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進一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階段的自主學習要讓學生保持獨立性、自主性、動機性和反思性,獨立性要讓學生擺脫依賴教師講自己記的學習方式,從理解問題開始到解決問題都依靠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動機性則要求學生學習要有目的性,不能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要從內心渴望知識才能更好地獲取知識;反思性是讓學生不斷自我完善,因為學習習慣不可能在短時間養成,要
讓學生結合實踐改進,激發學生的潛能來實現自我發展。
二、預習環節與自我閱讀能力
所謂預習簡單來說就是在沒有正式學習之前自己學習的一個過程。預習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在上課前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理解,先在心中構建一個知識框架,對不理解的地方特別注意,上課時不但能夠跟著教師的思路一步步完善知識框
架,對于不理解的問題也能提起百分百的積極性進行思考,所以說預習是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中數學內容都是比較基礎的理論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在預習環節中總結規律非常重要。在預習活動中,學生通常都是通過閱讀教材,產生一個初步的認識,蘇教版初中數學的教材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開辟了“讀一讀”的板塊。可見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需要閱讀課本材料和導學內容,那么學生要在預習環節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自我閱讀能力非常重要。
自我閱讀能力,要求學生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對書本的內容進行理解。通過自主閱讀,學生要能夠找到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要學會從書本的文字描述中獲取更多的內容。閱讀教材時,還會對例題和分析過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對學生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的一種鍛煉。目前初中階段考核學生能力的最主要的方式還是試題,所以學生要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解決問題中,第一步還是要強化理解問題的能力,而預習環節自我閱讀就是鍛煉學生理解能力最好的方法。
三、初中數學預習環節的實際應用
1.以“探索直線平行條件”為例
正式開始章節前有這么一個思考題:
AC在繞著點A旋轉時,哪些角發生了變化?∠BAC與∠ACB的和是多少?∠BAC1與∠AC1B的和是多少?當AC′與BC平行時,∠BAC′的度數應該是多少,用量角器來驗證
你的猜想。
以上幾個問題很明顯是在突出直線與角度之間的關系,這層含義學生能夠理解出來,對學習的思路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學生在閱讀時,應當注意到材料中“變化”等字眼,因為在變化過程中通常蘊含著一定規律,這個規律對理解某些概念,或者尋找某些特征非常有用。在閱讀題目時也類似,可以尋找題目中特殊的字眼,就可以發現題目要求的內容具體是怎樣的,確定了題目的要求,就能更快地找到解決方案,解題速度更快也更加準確。
最后一個問題,則是將角度的問題引入該章節的中心內容,
“探究直線平行的條件”,通過三角形問題引入了角度的問題,那
么這個點應當就是本章節所需要重視的內容。當課堂上正式介紹一些判定平行的定理時,介紹內錯角,學生如果在預習階段對這段內容有詳細的理解思路,很容易發現∠BAC′與∠ABC的關系,通過變化規律和反復動手測量,也自然能理解內錯角相等與直線平行的關系。
2.以“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問題”為例
問題1.紙箱質量1 kg,每個蘋果0.25 kg,要使整體不超過10 kg,最多能裝多少個蘋果?
問題2.變速自行車,如果速度增加4 km/h,那么2 h所行駛的路程不少于原來速度2.5 h行駛的路程,那么原來的速度最大是多少?
這兩道題都有詳細的解,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引
導,學生在預習時要將這些內容重視起來。“解:設”需要學生根據題目內容設未知數,第一道題可以從問題入手,最終落在了多少個蘋果,那么未知數就設為要求的內容。接下來是根據題意列些不等式,不等式關鍵在于不等關系,文字性的描述與不等關系的轉換,關鍵詞比如“不超過”“最多”等,不超過轉換成小于等于,列寫方程解答,未知數x小于等于36,可以取到等于,那么這個“最多”就是36。如果題目改成“小于10 kg”,方程的解是未知數x小于36,也就是說x等于36不滿足條件,那么這個“最多”就只能取35。問題二類似。
可見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非常重要,對
于重點的把握在于不斷地積累經驗,比如遇到“變化”“對比”之類的就會注意到要尋找一些特定的規律。預習環節設計要重視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而學生通過閱讀進行理解,所以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閱讀進行一些指導,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提高理解能力,解題時思路也就更加清晰,所以在開展預習環節時,要充分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效指導學生的自主閱讀,幫助學生更好地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參考文獻:
[1]陳建華.基礎教育哲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鮑建生,周超.數學學習的心理基礎與過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