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輝
摘 要:體育教師的成長面臨諸多困難,學科人數少就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在面對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問題,眾多學校,甚至是教育局都在摸索新的體育教研模式。本文基于溫嶺市小學體育研究型團隊的建設研究,通過團隊教研來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文章從八個階段闡述了團隊教研的活動模式。
關鍵詞:小學體育;團隊教研;八個階段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2-0050-02 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動離不開幕后精心的策劃組織,一個教師的課堂展示離不開幕后團隊的出謀劃策,一個人的成長更離不開一個集體環境的熏陶歷練。在剛剛結束的溫嶺市小學體育研討活動中,由本人領銜的溫嶺市小學體育團隊成功地為全市小學體育教師展示了一次團隊教研的成果,活動得到了廣大同行們的肯定和贊賞。就這次活動筆者做一簡單介紹,希望和廣大讀者共同交流學習,摸索探討出更多經濟高效的體育教研模式。
一、初始會議,繪制藍圖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在每學期的開學初,由領銜人公布本學期的團隊教研計劃,并安排第一次團隊教研具體活動計劃。團隊教研計劃的制定以本市的體育教研計劃為參考,結合自己團隊的實際情況,再征詢團隊成員意見的基礎上完成。在會上,應該把第一次教研活動的一些具體事宜進行確定,如活動的人員分配,組長的確定,課堂教學的執教教師、執教內容、教案初稿的上交時間、磨課時間和試教時間等。
二、個人試教,初胚形成
執教教師會后就應撰寫教案。執教教師在初稿完成的同時,要求其把初稿掛在共享資源里,讓團隊成員相互學習交流。團隊成員針對教案的優缺點進行討論交流,尤其是小組成員必須對本組教案進行交流,交流可以通過網絡和電話的形式進行相互探討。執教者通過自己的第一次試教,找出教案中的缺點,結合成員交流探討意見,對教案進行第一次修改。在這個階段,執教教師應該對教案不斷的修改和試教。領銜人應該對每一份教案都進行詳細的閱讀和修改,給出自己的意見,從大局思想上給執教者指導斧正,這也是幫助團隊成員快速成長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在本次教研活動中,W老師教案中的一個游戲,該游戲方法和場地都比較復雜。執教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發現的確存在學生較難理解該游戲,導致游戲不能很好地完成。通過成員查看了游戲圖形和相關資料,最后把游戲場地中間的一條通道刪除,使游戲場地簡單明了,游戲方法也比以前好掌握,課堂教學實踐下來效果不錯。這說明成員之間的課前研討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這個階段應該是從任務布置開始到正式公開教學展示之前2個星期左右。
三、組內試教,精打細磨
執教者基本確定了上課教案初稿就應該進行組內試教。按照分組,各個小組的小組長(也就是執教者)負責牽頭進行組內試教。組內試教的過程中,組員是親身觀摩課堂教學的人,應該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個人看法和意見。筆者建議在這里,可以以指缺點為主,順利地幫助執教者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階段對于團隊教研來說是很重要的,畢竟這時大家就針對你一堂課進行點評,大家所有的精力都會為你一個人而努力。例如:在L老師組內試教的過程中,發現其課堂游戲組織的過程中,學生游戲場面比較混亂,通過組內成員的集思廣益,對游戲的勝負判定采用一個標志性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因為勝負結果爭論不休的問題。這個階段應該是在正式公開教學展示之前1~2星期左右。
四、校級走教,推敲細節
在組內試教的同時,執教者可以通過校級走教的形式來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學。校級走教的形式在某種程度上說和最后的公開展示是同樣的效果。執教者應該按公開展示的要求去進行試教。面對陌生的學校、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學生,一切都和自己學校不一樣,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真正達到模擬公開展示的效果。執教者在校級走教的時候,應該更多地關注教學之外的事情。例如:課前接觸學生、面對陌生的教學環境、學生的學情狀況分析、課堂上的應急事件處理、場地器材的準備等。而且在其他學校試教,還可以處理自己教學程序上的一些不足。因為在自己學校試教的時候,面對是自己熟悉和熟悉你的學生,有些東西在平時你已經灌輸給學生了,學生和你可以達成一定的默契。可面對陌生的學生,你和他們沒有這種教學默契,就需要你有較高的臨場突發狀況的處理能力,校級走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你這方面的能力。例如,在這次活動中,有一位執教者就是在走教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對自己的教學隊形變換不能很好地執行,而他在自己學校試教的時候卻沒有發現這個狀況。他立即針對這個狀況,修改了教學設計,在最后的展示中,新的隊形變換成為他的教學亮點之一。這個階段應該是在正式公開教學展示之前1星期左右。
五、他人替教,借鑒反思
他人替教,是我們團隊創新的一個環節。通過他人來執教自己的教案,從他的課堂上來看自己的教學設計,來完善自己的教學,是我們團隊嘗試創新的一個環節。當不同的人執教同一教案,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點就可以顯現出來,執教者可以通過學習他人在教學中的優點,來完善和反思自己的教學。他人試教可以盡量選擇一些和執教者教學風格或教學特點差距比較大的教師,通過兩人的執教,把兩人之間的優點糅合進最后的教學,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例如,在本次活動中,有一位執教者通過他人替教,發現替教者在做練習的過程中,把反應跑練習結合他的羽毛球特長,使練習氛圍和效果提高不小的程度,執教者針對這個發現,適時地修改了自己的教學設計,這就是通過他人替教完善教學設計的結果。這個階段應該是在正式公開教學展示之前4~5天。
六、團隊觀摩,上色成型
在完成他人替教后,執教者應該對教案再次進行修改和完善。在基本確定上課教案后,就可以組織團隊觀摩,要求每一位團隊成員必須到場觀摩交流。在團隊展示結束后,立即召開團隊研討活動。這里想要強調的一點是,研討時要求小組成員主要針對其他組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團隊研討活動時可以邀請當地一些比較有名望的教師參與指導,把活動面和指導面擴大,有利于提高團隊成員的整體素質。領銜人在團隊觀摩研討中要起到指導和引領作用,要發揮領銜人的長處和優勢,尤其在大家意見不一時,應該給出自己明確的意見和建議,這才是真正意義的團隊教研、團隊發展。在這個環節,有條件的團隊可以把執教者的整堂課拍攝下來,這樣不僅執教者可以看到自己的整個執教過程,而且結合教學錄像,評課議課更有針對性,效果會更直接有效。在團隊觀摩和研討之后,執教者就應該對教案和課堂教學定稿了。這個階段應該就在正式公開教學展示之前2~3天。
七、公開教學,成果展示
正式公開教學展示就是團隊教研成果的展示,所有的前期工作都是為了這時的展示。在這里,筆者就不必過多闡述教學展示了。畢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個人試教、小組磨課和團隊觀摩等階段,展示的都是團隊的成果。在這里,筆者要強調的是,在公開課展示的過程中,也有體現團隊精神的方面。例如:一般體育課都有教學場地和器材布置,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容易完成的。既然是一個團隊里的教師,在執教者上課的場地布置和器材搬運,都應該是團隊成員的任務,大家應該幫助執教者一起完成課前的布置。還有,在課中的音樂播放和關閉、移動器材,包括課前的教案分發、茶水的擺放等,尤其是有外縣市客人觀摩的時候,接待引導工作等等,都是團隊精神的一個體現。
八、課后研討,交流提升
在完成公開教學展示后,全體與會人員的交流研討才是活動的最高潮階段。教研活動有教就必須要有研,否則就是展示活動。首先讓執教教師闡述課的設計及教學思想,包括活動體會反思都可以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在執教者陳述結束,與會教師可以針對課堂教學和教案進行評價交流。在代表發言之后,與會教師可以隨意發言提問。執教教師要針對每一位發言教師的疑惑和提問,進行解答和回答,必須實事求是地回答問題和客觀虛心地接受每一位教師的意見和建議。正是通過這樣答辯式的教研,讓教研活動推向更有意義和更高層次的境界,同時也是與會教師、執教者和團隊成員的共同進步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