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迎春
摘 要:閱讀與寫作是緊密聯系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讀帶寫,以寫促讀。
關鍵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重點
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是緊密配合、相輔相成的語文學科的主要內容。閱讀教學是習作教學獲得基本功的載體,而習作可以將閱讀教學中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如魯迅先生所說:“閱讀與習作要如同蜜蜂一樣,要采多的花,不同的花,才能釀出優質的蜜。”
近20年來,我在從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中,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結合教學對象、教學環境、教材編排特點,注重讀寫結合,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方法進行探索,堅持“授之以漁”原則,逐步有針對性、有時效性地進行閱讀與寫作的訓練,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促進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為了與廣大同仁們共同提高,以共同切磋為目的,現就具體做法與大家共勉。
一、從品讀好詞、佳句入手,日積月累為習作夯基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河,無以成江海。”讓學生能準確表述真切體驗、情感描述,必須累積豐富的詞匯,具備恰當、準確、形象、生動運用句子的技能。這些基本功的獲得,源于閱讀教學中,持之以恒地品讀課文中的好詞佳句,更重要是在讀中悟,在悟中運用。經過長期的讀、品、悟、用,自然而然就為習作夯實了有詞可用,有句可寫的基本能力,也有效落實了新課程標準的雙基訓練。
二、賞析重點片段,適時練習
閱讀是習作的基礎,而習作則是閱讀的升華。在閱讀教學中,利用重點片段的賞析,適時、隨機進行想象寫、續寫、改寫、仿寫等訓練為習作成篇鋪設道路,積累素材囤積方法。如,教學《窮人》時,桑娜抱回鄰居兩個孩子后的心理活動,采用了一連串省略號,真實具體地刻畫出桑娜復雜矛盾到下定決心這一過程,善良中透出堅毅的品質。此時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聯系課文內容,想象寫出六處省略號的內容,這樣學生在想象補寫中訓練了思維。
三、借助分析典型課文,感悟寫作特點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記住教材,涉獵優秀的典型課文,針對我班鄉村孩子有生活體驗,缺乏搜集生活、感悟生活、儲備生活、整理生活信息的習慣與能力,就從審題、解題、立意、選材入手、從分析文章脈絡,理清文章結構布局為重點。注重學生在讀中品悟課文,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如何單一或綜合運用,達到怎樣的效果,為學生的練寫鋪路。
如,北師大版十二冊《當代神農氏》,首先從題入手讓學生明白寫人的一種命題方法。比喻性的文題,不僅獨具匠心更能吸引讀者的聯想以及讀文的欲望,就全篇看,又可悟出采用了倒敘手法,開篇突出培育雜交水稻成功的偉大意義。概述袁隆平喻為神農氏的原因,這又為緊接著選取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的不易的幾方面材料達到藝術牽引效果。文章結尾作者采用了首尾呼應的寫法,在贊譽聲中開始,在贊美聲中結束,不但表現了人物袁隆平的貢獻之大,也讓讀者受到感染與震撼,心中油然而生敬意。
四、整合單元主題,集合習作思維
古人就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勤于讀,逸于作文”這一簡顯文字中蘊含的深刻道理,也道出了讀與寫的緊密聯系,為了更好地彰顯語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和諧有機統一,有效地培養學生運用好這一語文基本知識的習慣與能力。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深鉆教材,領會編寫意圖,結合學生生長環境及知識了解容納程度。在學習每個單元時,分析單元主題表現形式、表達方法的異同,重難點把握,學生理解難易程度,作一個評估,做到了然于心中。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變序理解比較閱讀,適時進行補寫、改寫、仿寫、續寫、想象寫的片段練習,還注重整合單元時進行綜合習作活動。
五、課內外結合閱讀,拓寬習作空間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這些必要的寫作知識要通過大量閱讀來獲得,在習作中實踐運用。這些知識力求精要有用,在實踐中,不面面俱到,也盡可能少講寫作知識,而是讓學生通過大聲讀文,讀典型課文,讀優秀的習作,讀自己的習作,讀給自己聽、別人聽即可。在讀優秀習作時,還要讀習作后的評價,從中體悟,比較自己的習作大膽試著修改、評價。如讓學生交流日積月累、課外閱讀收獲時,總不忘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體會,并通過綜合活動為契機,學生暢所欲言各自親歷,身邊事。
結合課內外進行閱讀,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容、思想、寫作特點、表現手法的深入理解,拓寬了學生視野、習作空間,讓學生習作水平能夠循著“實踐—認識—再認識—再實踐”的軌跡不斷
提高。
(作者單位 湖北省恩施利川團堡朱砂小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