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敏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年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作文訓練目標;要在讀寫結合中,指導學生獲取作文的材料;還要開展各種作文活動,讓學生在觀察積累與寫作中提升作文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一、針對學生的學年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作文訓練目標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學年段的特點,對學生提出相應的作文教學目標。而對班內不同的學生,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作文層次提出適合他們的作文訓練目標。四年級學生正處于作文的摸索階段,對于作文的基本寫作方法還不是非常明白。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加強口語表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愿意展現自己的語言能力。
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前三分鐘進行口語表達訓練,讓學生在全班學生面前說一說自己的見聞,講一講自己愿意和同學分享的事情,學生在長時間與同學溝通的過程中不斷能夠提高口頭作文的能力,而且能夠積累更多的素材,在習作中會更加得心應手。
二、讀寫結合,指導學生獲取作文的材料
教師首先要結合閱讀教學,讓學生了解作家是如何寫作的。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將學習到的寫作方法嘗試著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當學生完成習作之后,教師要多鼓勵,激發學生寫話和習作的興趣,讓學生在多讀多寫中積累材料,積極思考,拓寬寫作思路。教師要讓學生大量閱讀,不但要加強課內閱讀的教學,讓學生在課內閱讀中學會寫作的方法,而且要加大課外閱讀量,使學生在不同的閱讀材料中提高語感,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營造讀書的氛圍,并讓學生多做交流,尤其是作文習作方法的交流。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在閱讀中尋找作文素材,并思考怎樣才能將閱讀文本的寫作方法運用到作文中去,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以及獲取作文材料的能力。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四年級的學生從模仿入手進行習作,并可以將積累到的好詞佳句運用到作文教學中去。
三、開展各種作文活動,讓學生在觀察積累與寫作中提升作文能力
四年級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并不強,因此教師要將單調的作文課上成學生喜歡的作文活動課,讓學生在多種貼近自然、社會以及學生生活的情境中開闊眼界。教師要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在自然以及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并及時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在作文訓練課堂,教師也要組織學生多交流內心的感受,讓學生在觀察積累中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總之,教師不但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選擇作文教學策略,還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喜歡上作文,并愿意用自己的筆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提高作文能力。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大橋鄉學校)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