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琪
摘 要: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環節是很重要的。寫作對于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是很關鍵的,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掌握能力,還可以展示學生的語言天分與語言的實踐能力。但是如今的應試教育,打亂了學生學習的步伐與興趣,使小學寫作成為比較枯燥的教育內容,當前普遍存在小學生寫作難的現象。所以,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關鍵詞:寫作能力;寫作興趣;語言實踐能力;寫作教學;語言規律
一、相關概念
1.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是對自己的積累進行選擇、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積累是寫作的基礎。沒有積累的寫作就是一紙空談,沒有實際意義。
2.語言實踐能力
語言實踐能力就是指自身在掌握一定語言知識的前提下,通過各種語言形式對語言的運用,包括寫作等一系列的語言實踐
活動。
3.寫作教學
寫作教學就是指語文教師對學生語文學習中寫作能力的培養過程。在此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開發創造力,甚至可以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
4.語言規律
語言規律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所必須掌握的既定的、傳統的語言運用規律,具有繼承性、科學性、規范性等特點,是培養學生在運用語言時必須遵守的一般準則。
二、當前小學寫作學習的現狀
1.教師的指導具有個人色彩
教師在指導中往往不能拋開成人對問題的觀點,具有成人的觀點,使小學生無法理解參透,致使寫作存在缺陷。一些教師總是要求寫作的內容與思想等方面要明確,達到一定的高度,不僅影響了學生對事物的看法,還有可能影響學生的心智發展。
2.小學寫作指導繁瑣,條條框框過多
在小學中寫作培養是很關鍵的,對未來的寫作具有定性、定型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指導寫作中對內容、語言、層次等方面都有要求,甚至對字體的要求都有。這么多的條條框框束縛了學生的思想與寫作創新能力,只是一味地遵循一定的范本進行寫作,寫作
還有什么意義呢?另外,如此繁瑣的指導,哪個學生不會厭煩呢?
3.小學寫作不被重視,許多教師應付了事,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有益指導
由于寫作的教育具有時間性,短期內看不出寫作培養效果。所以,有的教師為了省事,簡單地應付,致使學生無法對自己的寫作有充分的認識,無法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加以補充提高。這樣怎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怎能促進學生的語言實踐水平的提高。
4.小學寫作內容空洞,教育方法不到位
小學寫作教育中,教師沒有重視對學生各方面的積累,卻要求學生寫出高水平的作文。不僅損壞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還導致學生寫作水平差,無法從真正意義上得到提高。教師的寫作教育方法有待改進,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加以針對性地指導與培養。
三、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實踐能力的方法
1.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多閱讀美文美句,提高學生的詞匯儲備
小學生是智力開發和記憶力高速發展的時期,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有利于學生積累大量有用的素材,為寫作注入活力。這樣自然就會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學生將語言加以運用,在不斷的寫作過程中提高語言實踐能力。所以,教師要轉變觀念,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其次,培養其寫作的高度;最后,在寫作時要注意開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為學生的寫作與語言實踐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2.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通過詞句的啟發發散學生思維
在學生有了一定詞匯量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學會詞句的貫通搭配。這不僅能夠提高文章的貫通性,也能提高語言的實踐能力,對不同的詞句加以搭配,自然會使學生對詞句有更深的理解,語言實踐能力就會提高。在掌握了詞句的運用與搭配的同時,也可以通過詞句的組合來發散學生的思維,寫出更好更美的詞句,更是將語言實踐能力上升了一大截。學生可以通過一個不完整的語句聯想到他學過、積累過的課文或是曾經見過的類似的情景,語言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3.指導學生寫實事,說真話,敢于挑戰權威
往往對自己感觸比較大或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寫出來會更有水平、更有感悟,寫出來更有發揮的余地。當前的學生不敢寫真事、說真話,教師往往以成績作為衡量的標準,不僅扼殺了學生的正確觀、錯對觀,還影響學生養成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世態度,不僅影響寫作的表達,還會影響未來寫作的深度。單單地寫自己想象出來的情景是無法對詞句理解到位的,進而就無法提高對語言的控制與實踐能力。反之,如果學生樂于寫、敢于寫,有話可寫,就會產生滿足感,對寫作產生欲望,效果可想而知。
4.注重課堂教學,提供完整范文,提高寫作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對寫作的教育,寫作不僅是學生成績的重要方面,還是對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在課堂上,教師要向學生講解寫作的每一細節,提供完整的范文,進行模仿性的寫作,逐步提高學生對寫作的理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而提高對語言的理解與運用。
5.注重表揚,善用批評,鼓勵寫作
小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自信心的培養。自信心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十分關鍵的,這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無論怎樣都要給予表揚,之后委婉地給予不足之處,這樣才能增強自信,提高寫作興趣。批評過多,就會使學生失去自信,對寫作產生畏懼感,對語言的實踐能力更加不利。因此,在日常教學中要多多鼓勵表揚,少批評,鼓勵其寫作甚至鼓勵其去參與發表。這才是培養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正確道路,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在寫作實踐中探索語言學習規律
1.小學生的語言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小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在不斷發展的,在實踐中不斷進步的。寫作就是培養小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重要活動。在對小學生提供語言教育時,要提供良好的環境,使兒童樂于學習語言,善于用語言去進行交流。所以,寫作就是對學生在不斷的寫作動態發展中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掌握,使其掌握語言規律。
2.寫作的過程是由簡單到困難,同樣語言的習得規律也是如此
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不斷地理解,不斷開拓思維,寫作水平就會不斷提高。同時提高的還有對語言的實踐能力,對語言規律的掌握與運用。學生對語言習得的過程就是寫作的過程,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發展規律,一個接一個階段性地發展,其發展速度取決于學生對寫作的理解程度,教師的指導與范文的示范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超越發展階段,必須循序漸進。
3.寫作過程中有一個關鍵期
小學生由開始接觸寫作到寫作成型有一個關鍵時期,就是其對寫作的理解達到一定階段。同樣語言學習規律也是,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對社會與學習知識的理解會有本質的變化,這時是對語言培養的最佳時期。所以,必須提倡早期教育,盡早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總之,小學寫作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都有影響。寫作的程度直接反映了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而語言實踐能力決定了學生的口頭和筆頭的表達能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只有在平時注意觀察生活并積極思考,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掌握語言運用與寫作技巧,寫作就會是一件得心應手的事。只要對寫作產生興趣,就會更加注意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更好地觀察生活,慢慢地進入一種良性循環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言實踐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清潭實驗小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