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乃聰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數學課中重要的教學形式,教師要鉆研理論,轉變觀念;精心設計教學,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方法與技巧。只有教師真正成為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才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保證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關鍵詞:小組合作;轉變觀念;方法技巧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數學課中重要的教學形式,《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目標中指出: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數學學習目標。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一、教師要鉆研理論、轉變觀念
教師觀念決定著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向,由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到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方式,這種轉變對廣大教師來說還是不徹底的。教師在新舊兩種理念中徘徊著,從課堂形式上看,似乎是小組合作學習,實質上還是“填鴨式”教學。對于廣大一線教師來說,轉變觀念的主要途徑是學習相關教學理論。有了相關小組合作學習的知識,教師才能幫助學生合理地組建小組,才能把小組合作學習的幾個要素落實到各環節中,才能根據相關標準去審視自己的教學效果是否達到目標,才能發現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
二、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方法與技巧
小組合作學習中常會出現以下現象:學生各自為陣,小組長不能有效組織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變成自學;小組合作學習組織混亂,各成員的分工不明確,常常以討論代替小組合作,一片熱鬧之后,問題沒有解決。以上現象的解決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培訓指導。
三、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
小組學習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把落腳點放在小組合作學習上,在關注教學內容的同時,要更多地關注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一是要求教師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問題和內容,哪些是自學的,哪些是合作學習的,處理好自學與合作學習的關系,不同的學習內容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和合作時機。二是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各環節的時間,保證合作學習有足夠的時間,又讓合作學習緊湊、高效。不要在教學時出現下列現象:小組學習正在深入開展中,教師由于時間不夠,大手一揮就喊“停”。或是看到學生討論激烈,任其發展下去,這些都要通過課前設計來避免。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這樣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