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宏
摘 要:班主任是實踐德育工作的一線推手,教學管理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情趣,設置對應的啟發方式,通過有效溝通、轉變心理態度、健全德育組織等手段,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有效性。班主任德育工程建設的重要性,有賴于班主任德育工程建設的相關措施的落實。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建設;師生溝通;良好心態
新課標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完善德、智、體、美等有效構建”,可見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首要組成部分。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實施者,也是實施一線德育工作的推手,我們要在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進行德育指導和滲透。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務必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引導和設置,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感染,形成完善的德育系統,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鑒于此,筆者聯系一線班級德育實踐經驗,對初中班主任如何實踐一線德育教學進行討論與研究。
一、班主任德育背景分析
班主任是班級一線管理者,也是教育精神的實踐者,所以開展德育工作當仁不讓。班主任實踐德育建設的意義在于:(1)體現以生為本,改善學生心態。傳統的班主任往往只注重嚴格要求,對學生的自尊心和接受方式考慮比較少,甚至諷刺、挖苦等批評和教育方式屢見不鮮,豈不知,這樣雖然是恨鐵不成鋼,但是結果首先是給學生造成了心理傷害,讓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產生逆反心理,對德育教學不配合或唱反調。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推廣,我們應建立起以生為本的全新的“重視學生人格”的德育思想,在尊重學生認知情感的基礎上,保證德育順利完成。(2)班主任德育是終身德育的組成部分。常言道“老師的一句話可能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確如此,班主任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生行為的模仿對象和思想準繩,所以我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德育的榜樣。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實踐方案
班主任實踐德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優選幾點如下:
1.建立師生溝通渠道
溝通可以拉近師生關系,能讓學生敞開心扉和老師分享心情,這樣我們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認識他們的想法,才能找到有針對性的啟發途徑。同時,良好的溝通,會建立信任關系,讓學生對班主任產生信任感。所以說良好的溝通是實踐德育的前提基礎。建立師生溝通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1)靈活運用網絡。網絡是最先進的信息模式,也是學生常用的溝通工具。網絡溝通不是面對面,可以留給對方表情和情緒上的緩沖,這樣更容易讓孩子們敞開心扉,也方便我們進行德育啟發和引導。網絡溝通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從平等的角度,這樣才能和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感到親切,有可信任的支持心理。例如,我曾經帶的一個班有位女同學叫王×,她平素愛打扮,上課就瞌睡和走思,是那種敢說敢做的“女漢子”。她還有“早戀”傾向,經常給其他同學“普及”戀愛知識,給其他女生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鑒于她以前的班主任當面溝通往往陷入尷尬境況,筆者想到了用QQ慢慢談心的方式進行開解。筆者先開誠布公地把自己的一些生活和學習經歷發在QQ說說里,故意讓王×看到。過幾天收到王×的留言:老師,其實內心里我知道您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有時候心理上總是抗拒,事后其實挺懊悔,我以為你會和以前的班主任一樣對我不冷不熱,沒想到你還會主動找我聊天。其實我這樣平時大大咧咧的女生內心里也有脆弱的一面,也期望被認可、被信任,而這種感覺其他老師從來沒有給過我。如今,王×雖然還是大大咧咧的,但是已經轉變成帶動大家積極參加活動、自己也認真學習、充滿正能量的女生了。這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溝通要講方法,不能只是面對面,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把握。(2)健全溝通網絡。要想完善德育,班主任還必須與各學科教師密切合作,建立健全溝通網絡,這樣才能全面掌握學生學習和生活動向,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形成全方位的溝通,進行立體輻射與引導。
2.培養良好心態
初中生處于活潑好動的青春期,這個時期往往自尊與自卑并存,所以我們在交流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強調和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心態。(1)要及時發現自我封閉的學生,培養他們良好的心態,引導他們進行良好溝通與交流;(2)指導學生鍛煉和提升自己,避免用過激行為來宣泄學習和生活中的煩躁和不滿。筆者通常根據學生的興趣來引導他們通過各自的方式宣泄情感,比如喜歡寫的學生,引導他們通過寫字來轉移心理矛盾;喜歡唱的學生,讓他們到操場上通過大聲唱來宣泄……(3)鍛煉豁達的心胸。其實所有的良好心態都可以從這三方面之中找到最終的歸結,因此,班主任應該利用班會對良好心態的傳播創造機會。例如,在班會《如何控制過激行為》的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針對話題內容進行討論,結合自身經歷談一談過激行為的危害。同時,也要認識到對于青少年來講過激行為往往不可避免,而正確地對待和控制可以采取什么方式。另外,教師要在班會活動中設立“榜樣形象”,以班級學生為榜樣對象,考慮到學生身上能夠更好控制過激行為、處事較為成熟的原因和方法。例如,我們班級的王×同學就說自己面對讓他很氣憤的事情時,往往拖延到第二天再解決,這樣就能夠控制過激行為。另外,班主任還要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建立學生心理檔案。以便評估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了解個性特征,診斷、預測學生可能出現的人格障礙和其它心理問題,以防治可能發生的心理偏差,為教育管理提供科學的論據。心理檔案的設置可以一人一份檔案,然后根據教師平時的觀察所得進行隨時記錄,對心理問題糾正的成效也要隨時記錄。有了這些明確的記錄,班主任就能夠根據個體的差異狀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3.建立德育活動組織
活動是學生實踐的重要方式,沒有實踐就無法遷移內化生成技能。初中生德育的成功必須從多方面引導、培養和實踐,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緊密配合,擰成一股繩,才能形成德育的合力,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由此可知,建立健全多方面的德育活動能夠更好地保障德育工作有效開展,首先,要結合體育運動開展德育。其原因有二:(1)運動轉變心理問題有理論依據。中強度的體育運動可以降低焦慮感;輕度的運動可以轉變抑郁癥狀;而各種球類活動,可以通過培養人們良好的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來抑制焦慮。(2)運動的體育精神有利于轉變不良心理。正所謂學武也有武德,體育運動的發展有著頑強、平等、競爭的積極方向,能夠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其次,要開展德育加分激勵活動。比如,遲到、違紀而扣分,做了減法。加分項除了拾金不昧和期中、期末成績優秀外,還可以根據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情況給予加分,鼓勵學生走出狹窄的生活圈子,獲得更多的生活快樂。
班主任德育工程任重而道遠,只有班主任通過建立全面的溝通模式、有效的轉變心理措施、全面有效的活動等措施來實踐,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羅良鋒.試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 中國教育創新與實踐,2013(4).
[2]劉瑩瑩.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開展班級德育教育工作[J].新課程學習:下,2011(06).
(作者單位 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蓮溪中學)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