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梅
摘 要:在新的課程改革中,呼喚有生命力的、生動活潑的課堂,在這種教學改革的背景下,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興趣
“頭腦不是裝滿東西的容器,而應是等待點燃的火把”。那么,用什么辦法去點燃這些火把呢?巧設教學情境,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促進道德的內化。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的體驗與感悟
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體現時代精神、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學生能感悟和體驗的具體情景或氛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意識,升華品德,陶冶情操。例如,在講“挫折面前也從容”時,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洪戰(zhàn)輝”的感人事跡,讓學生分析:在他的身上有哪些可貴的品質?面對離家出走的母親,有病的父親,還有撿來的、年幼的妹妹等生活壓力帶來的挫折,他獲得成功的原因何在?運用這樣的情境,這樣的問題,引a導學生去體驗、去感悟,達到內化道德、優(yōu)化課堂效果的目的。
二、趣味故事的巧妙運用
教學中根據具體內容,恰當穿插一些趣味性較強、且寓意深刻的故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還能通過直接間接經驗的結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比如,在教學“禮貌顯魅力時”,教師通過講“釘子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對人不禮貌就是對人的不尊重,也是對人的一種傷害。如同釘子釘過的地方,永遠會留下小洞一樣。這樣的設計,不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對學生思想也是一次凈化。
三、善于利用課堂上的動態(tài)生成,進行思想教育
教學情境是多種多樣的,有時課堂上會自然生成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這些情境是離學生最近,也最容易觸動他們的靈魂。有教學智慧的教師,會及時捕捉到這一動態(tài)信息,為自己的教學服務。如,一位教師在講到“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時,有位學生卻在下面小聲說話,擾亂課堂秩序。這時教師就提出:“老師的講課,算不算是一種勞動?有同學不聽課,是在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嗎?”然后找那位學生來回答。然后教師再循循善誘地進行教導,既沒有直接批評他,又讓那位學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
根據教學實際,恰當利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特定的行、聲、色于一體的教學情境,借助這些情境的直觀性、形象性,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使之進入情境氛圍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例如,在教學“我國的人口現狀”時,播放一段人潮如海的視頻,使理論與實際現狀聯(lián)系在一起,使枯燥的內容趣味化,抽象內容具體化,死版內容形象化,從而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五、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豐富情感體驗
教師要采取讓學生自身表演等活動,通過做一做、想一想,慢慢體會,從中悟出道理,加深學生的道德認識。活動形式主要有:小品表演、演講、辯論賽、猜謎語、講故事等,學生通過相關活動進入情境,從而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道德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總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一項事業(yè)。課堂上只有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有濃厚情感性的教學情境,我們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最終實現以境生情,以情生行。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第七中學校)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