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水潔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現階段職業教育發展的必須趨勢,中職教育也不例外。許多中職學校在近幾年的探索實踐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會計專業因其職業的限定性: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是個別的、企業的會計資料是保密的,會計崗位要求誠實守信、保守秘密等,使得會計專業的校企合作問題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困難。學校可以通過創辦或合伙創辦“代理記賬公司”這一方式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代理記賬公司”不僅可以很好地解決會計專業師資的下企業、頂崗實習問題,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認知教育和環境教育的場所,為老師們提供翔實的會計資料為理論教學使用,以真實的業務資料,供學生進行階段性或綜合性的實踐操作訓練,使學生在納稅申報這一環節有了動手的可能;而且其設立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關鍵詞:校企合作;代理記賬公司;中職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現階段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中職教育也不例外。許多中職學校在近幾年的探索實踐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會計專業因其職業的限定性: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是個別的、企業的會計資料是保密的,會計崗位要求誠實守信、保守秘密等,使得會計專業的校企合作問題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困難。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筆者認為學校可以通過創辦或合伙創辦“代理記賬公司”這一方式來有效解決。
那么,“代理記賬公司”如何為學校的會計教育服務,如何成為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呢?下面我從四個方面來進行說明。
一、“代理記賬公司”可以很好地解決會計師資的下企業、頂崗實習問題
由于會計崗位的特殊性,一直以來,財會老師的下企業和其他諸如電子電工、機械專業老師下企業相比是相關職能部門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企業不愿意接收、接收了不愿意真正放手等,老師們到了企業,頂多起到一個見習的作用。雖然教育主管部門每年暑假來臨之際,都會對專業老師下企業做一系列工作,但會計專業老師的下企業仍然免不了流于形式。如果學校有自己的“代理記賬公司”,那么會計專業老師就有了一個掛職鍛煉的場所。有資質的老師們在公司里的身份就演變成了會計。老師們在上課之余操作一二個規模不大、業務比較簡單的委托代理企業的賬務處理,對于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并且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的會計專業老師來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樣,一方面“代理記賬公司”作為一個實踐基地為專業老師的實踐提供了平臺,另一方面,“代理記賬公司”作為一個企業,也為學校增加了創收的渠道。當然,如果學校獨立創辦代理記賬公司的條件暫時不成熟,那么在社會上尋求一定規模的代理記賬公司作為合作伙伴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二、“代理記賬公司”可以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認知教育和環境教育的場所,也能為老師們提供翔實的會計資料作為理論教學使用
對會計的認知教育和環境教育如果是干巴巴的說教,往往是空洞而乏力的;會計專業的入門課程“基礎會計”,用大量篇幅講解了會計核算的三大環節:填憑證、登賬簿、編報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也盡量給學生以直觀的東西來體會,但無非是這么幾種方式:課本或課件上的圖片、照片,市售的空白憑證和賬簿,上屆學生的作品等,老師們很難拿出真正的憑證和賬簿來給學生觀摩。所以,以往的教學中,每次放寒、暑假的時候,我就會和我的學生說:爸爸媽媽、親戚朋友有做會計的或能夠接觸到會計的,在假期中你們一定要千方百計、百計千方、“死皮賴臉”地跟他們去他們的工作場所看看,見習也好、實習也罷,要的是能切身地感受到一點什么,以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而如果有了“代理記賬公司”,當老師們在教學會計的第一課時,就可以組織學生到公司現場,去觀摩、感受,對憑證、賬簿、報表等的認識也同樣可以在這里進行,有效實施認知教育和環境教育,充分利用資源優勢。而且,記賬公司和某一個企業的財務室是不同的,他們往往接受的委托企業比較多,行業類別也較多。就以筆者在暑期實踐下企業所去的本市一家小型代理記賬公司為例,他們同時接受了四百多家企業的委托,同時有二三十個會計為其服務,這種情況下同時接受一個教學班的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是完全可能的。這一點,一個企業是做不到的。
三、代理記賬公司可以提供真實的業務資料,供學生進行階段性或綜合性的實踐操作訓練
在以往的實踐教學中,不管實習的場所是教室還是模擬室、賬務處理的方法是手工還是電算,我們給出的會計基礎資料卻大都是虛構的,頂多是“仿真”。因為這些統一印刷的原始資料,雖然也是從企業實際業務出發改編的,有些甚至就是實際業務,但是經過了一道改編或是印刷的程序,盡管也還能裁剪成一張一張的,但總是失去了原汁原味。學生面對這些資料,總是會覺得這是假設的,這是老師、專家們根據需要編的,從而產生一種不以為然和輕視的心態。假設有了“代理記賬公司”這個實踐平臺,那么我們在進行實踐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根據需要,以某個客戶的具體資料來進行操作,這些在實際工作中得來的原始憑證大小不一、新舊不一、格式不一,學生就是作為一個公司的會計來進行操作,使命感和責任感會油然而生,產生的效果也一定是最好的。當然,出于對代理記賬公司客戶的負責,真正進入客戶會計檔案的還應該是記賬公司會計做的賬,學生做的賬可以和這些會計做的賬比對、評判、打分。這種形式,不論是階段性實習還是綜合性實習均可采用,但在綜合實習階段更能發揮效果。
四、代理記賬公司的納稅申報業務,使學生在納稅申報這一環節有了動手的可能
納稅申報這一塊的實踐教學一直以來是比較欠缺的,基本上只能停留在計算的范疇,而具體怎么進行操作在電子申報時代卻受到了現實的制約:你沒有真實的納稅人識別號,進不去國稅的申報平臺,你沒有CA身份,進不去地稅局的申報平臺。而如果有代理記賬公司作為依托,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了,學生們可以在記賬公司會計的指導下親自操作。而且由于記賬公司的客戶較多,需要申報的企業多,能夠滿足一個班在相同的教學時段內解決同一問題的需求。
除了以上四個方面以外,代理記賬公司還可以在建賬、電算化、會計資料的整理和歸檔等其他方面為學生提供實戰機會。
那么,中職校創立“代理記賬公司”有沒有可行性呢?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2005]27 號《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規定如下:第三條,申請設立除會計師事務所以外的代理記賬機構,應當經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以下簡稱審批機關)批準,并領取由財政部統一印制的代理記賬許可證書。具體審批機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確定。第四條,設立代理記賬機構,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3名以上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專職從業人員;(二)主管代理記賬業務的負責人具有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四)有健全的代理記賬業務規范和財務會計管理制度。這些門檻,對一個中職校來說是完全不成問題。也就是說,學校成立“代理記賬公司”是具有可行性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代理記賬公司”就是會計專業師生的“實習工廠”,它能夠使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從“仿真”走向“真”;學校可以通過創辦或合伙創辦“代理記賬公司”這一方式,有效解決會計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問題,更好地培養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周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現中職又好又快發展[N].中國教
育報,2009-3-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代理記賬管理辦法[Z],2005.
(江蘇省張家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