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摘要】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一項指標,降低成本是企業管理所追求的目標,對輔助生產成本的歸集和分配即對輔助生產成本的管理也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傳統的輔助生本成本管理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生產方式轉變的需要,也無法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準確的成本信息。本文主要分析企業的輔助生產成本在歸集和分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關鍵詞】輔助生產成本 歸集和分配 成本管理
一、輔助生產成本管理的概述和意義
作為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企業需要盡力做到低投入、高產出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企業管理者應重點關注生產成本的變化,當然也包括輔助生產成本的變化。輔助生產成本是指企業內部專為基本生產車間和管理部門服務所進行的生產和勞務供應而設置的供水、供電車間或部門所發生材料、動力和人工費用以及制造費用等歸集起來,就構成了該種產品或勞務的輔助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車間或部門設置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企業的基本生產和管理部門服務,歸集和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的高低最終將影響到基本生產產品的成本,而且只有先確定了輔助生產成本,才能準確的核算基本生產車間產品的最終成本。因此,企業輔助生產成本的及時、有利于準確歸集和分配對于降低成本、節約費用意義重大。此外輔助生產成本隨著產品成本結構的不斷發生變化所占的分量和作用也越來越大,這也使得企業的管理者對輔助生產成本的管理越來越重視。
二、輔助生產成本歸集和分配存在的問題
(一)歸集方面存在的問題
輔助生產成本的歸集因為所生產的產品和提供勞務的種類的不同分為兩種情況:對于輔助生產車間所生產的產品或者提供的勞務僅有一種的情況,應根據車間設置“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進行核算。但是當輔助生產車間所生產的產品或者提供的勞務種類較多時,還應增設成本計算單以及制造費用-輔助生產車間明細賬,期末根據合理的分配標準,分攤到輔助生產產品或勞務中去。輔助成產車間發生的成本對所生產的產品或者提供的勞務而言必須進行單獨歸集,對于輔助生產車間較多的情況,也需要設置較多的輔助成本科目,核算的過程也非常復雜。由于對輔助生產管理存在滯后性,沒有及時歸集發生的成本,導致問題的出現。
1.輔助生產成本的歸集缺乏清晰的判斷。對于沒有明確劃分的人工和材料往往只是依靠工作經驗比較豐富的相關人員來斷定,而沒有一個明確、清晰的規定,具有非常明顯的主觀性,導致輔助生產成本的核算并最終計算產品的成本準確性存在一定的困難。
2.輔助生產成本的賬目設置比較混亂。相對于產品種類較少、輔助生產成本核算較為簡單的小企業而言,產品種類豐富、制造流程復雜的大型制造企業輔助生產成本的核算、歸集就非常困難,因為輔助生產成本需要歸集的項目非常多,而且又缺少清晰、具體的規定,既摻雜了要素的費用,有存在制造費用的成本,使歸集的過程比較困難。
(二)分配方面存在的問題
輔助生產成本的分配是采用合適的分配方法將所歸集的各項費用分配到產品當中去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正確與否將對各個輔助生產車間進行的成本預測、分析、考核和改進等環節的控制工作產生直接影響,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決策和成本決策。對輔助生產成本分配的核算過程,能夠對預算成本在輔助車間的具體執行情況進行綜合有效的核查、監督和考核,并真實的反映輔助成本的高低,使企業的管理者能夠掌握生產成本控制情況,并對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工作進行有效評價。
1.產品的成本結構發生改變,傳統的成本分配方法是建立在一個前提的基礎上,那就是業務量在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成本的分配過程簡化。而隨著制造業的發展,直接人工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例在明顯下降,輔助生產成本所占比例則上升,這時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就顯現不合理性,例如,以人工成本為標準去分配輔助成本,越來越多的與工時無關的作業費用等也開始參與分配。
2.直接分配法、順序分配法等傳統的輔助生產成本分配方法據具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范圍,但其也存在著局限性。另外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還存在著管理者素質較低、不善于管理、職工成本意識薄弱等問題,無法充分發揮輔助資源的作用,而且輔助成本的管理方法滯后,內容單一。
三、輔助生產成本歸集和分配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歸集方面的解決方法
1.對輔助生產成本進行及時、準確的核算。當企業缺乏一個比較規范、清晰的成本核算流程,就會存在企業發生的費用被重記或者被漏記的情況,對成本核算的準確性產生影響。企業應制定一個清晰、明確的實施細則,使輔助生產成本和基本生產成本在發生時即被明確劃分并有效歸集。
2.準確的劃分產品成本。企業應在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開始對使用的各種材料和人工等資源進行準確計量,并在生產過程中對這些資源進行仔細劃分,這樣就可以避免成本在歸集時出現不準確的情形,也可以避免因費用歸集對象的錯誤,導致的把盈利產品變為虧損和虧損的產品變盈利給企業的經營決策造成影響。
(二)分配方面的解決方法
1.在充分考慮企業的規模、輔助生產車間之間互相提供產品或者勞務的差異、成本核算的基礎水平等因素基礎上對每種分配方法的使用范圍進行明確劃分,最大限度上克服固有的局限性,使輔助生產成本的準確性得到提高。
2.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監管作用,加強對成本核算的審核力度,使企業領導和職工能夠認識到規范、合理的輔助生產成本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為輔助生產成本的規范分配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企業的電算化水平,使企業的成本信息能夠更全面、及時、高效、準確的在企業內相關部門和人員之間傳遞。
3.企業應關注并應用對成本管理產生影響的新的理論和方法,以應對已逐漸出現弊端的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并進行相應變革,使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得到發展和提高。同時企業管理者需要強化輔助生產成本管理,運用戰略的管理思想關注企業的成本結構和成本行為,提高對企業成本的全面控制并進行改善,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四、結束語
作為企業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輔助生產成本對于企業的生存發展、增加效益和提高競爭力呈現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更成為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的管理者需要轉變傳統的成本觀念,在企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傳統的輔助生產成本管理進行合理改善,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林苗苗,周金鑫.改善企業成本管理的七大舉措[J].中國經濟時報,2011(4).
[2]莫世有.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方法的探討[J].工業會計,20132:26-30.
[3]郁玉環.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方法比較研究[J].財會研究,2011.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