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娃
‘摘 要: 創設與教材內容相似的情境,引導學生勇于表達交流,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要求。以情境為載體,鼓勵學生小組合作、角色模擬、師生對話,利于激活他們的表達思維情感,深化理解體驗過程。探討情境化互動交流,對優化教學過程和方法、提高學生英語表達靈活性和準確性具有積極促進導向意義。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教學情境 合作 交際
英語課程標準(2013年版)強調,依據教材內容活化教學過程,為學生創設具體和趣味化的課堂學習情境,使得他們帶著好奇心主動學習和表達英語。由此可見,以情境活化為載體,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背景下主動表達和自由交流,利于他們深化認知感悟,一方面,能起到豐富教學過程和活化教材資源的作用,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中更好地主動表現自己的才能,增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讓學生有親身體驗機會,在充滿活力的情境中互動交流,使得學生的認知體驗更深刻和長久。
1.創設自由表達情境,鼓勵小組合作
滿足學生的自由表達需要,為他們創設寬松、活潑的學習情境,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表達激情和強烈愿望。教學中,多從學生的英語學習認知心理需要出發,關注他們的語言表達需要,以小組為單位引導他們合作,使得他們的認知感悟有更為有效的載體,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調整思維感知。
圍繞學生的學習認知需要,創設自由化的表達情境,能使得課程內容更具生命活力。學生在具有人文化的學習情境中大膽表達,不斷釋放自己的學習激情,將被動應付轉化為主動接受表達。圍繞教材設計相應的表達交流任務話題,讓他們帶著問題主動思考,不斷激活自身的潛能動力;關注學生的多元化表達方式,鼓勵他們嘗試運用不同的語言方式,主動表達自己的認知感悟;根據表達內容要求,鼓勵學生多運用小組討論進行交流,讓他們在各抒己見的過程中不斷激活自身的思維靈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針對學生表達過程中的問題,教師應該予以必要的指導和點撥,讓互動交流成為他們提高表達運用能力的必然需要。
通過創設自由表達情境,豐富學生思維感知,更能幫助他們形成主動表達的能動性和創造力。例如,在譯林版四年級下冊Unit 2 “After school”的“Story time”教學中,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喜好,圍繞“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和“What does Liu Tao want to do on Wednesday?”,從教材中找出相關的表達信息。通過這樣的指導,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What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為前提進行表達交流,強化整體理解感知。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講故事、自由演講、小組競賽等,鼓勵他們自由交流,延伸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
2.設置真實交流情境,模擬角色表演
真實的語言學習情境,能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和集中力,讓他們的認知感悟體驗更有深度。在教學中,多運用角色模擬方法活化互動交流,能讓學生在富有趣味和動感的學習過程中深化理解記憶,有效提高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
真實交流情境創設,能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更豐富多彩,便于教師在教學中發現他們的表達問題和不足。根據課程教學目標要求,運用多媒體、道具、教室等教學資源設備,為學生創設與文本教材相關的情境,引導他們在主動交流的過程中勇于表達;鼓勵學生自選角色,幫助他們在自己喜歡的角色運用中,嘗試運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活化交流過程,增強認知體驗;引導學生嘗試通過變換不同的角色體驗感知學習內容,進入主動表達的生動活潑境地。以這樣的真實交流活化教學過程,能讓學生帶著表達激情融入課程學習過程,不斷增強理解和實踐運用。
通過創造真實的環境活化教學,更利于學生積極參與。例如,在五年級上冊的Unit 2 “A new student”的“Story time”教學中,可建議學生扮演Miss Li,Yang Ling,Nancy Black等角色,圍繞“How do you introduce your school to Nancy Black?”和“How many classrooms/computer rooms...in your school?”進行交流,引導他們有針對性地進行表達訓練。教師則對學生的表達訓練予以指導,讓他們在相互交流中主動發現問題,鼓勵他們嘗試運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交流。
3.營造平等對話氛圍,倡導師生溝通
了解學生就要做學生的朋友,讓他們在主動靠近教師的過程中,真實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營造平等對話的情境氛圍,不僅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還能讓學生在與教師對話交流過程中暴露思維,便于教師調整教學思維策略。
教師可根據課程教學內容要求,多創造自由表達的平臺,引導學生針對各自的問題主動和教師對話,向教師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教師不僅要放下師者的架子,主動融入學生的交流過程中,還應該以寬容發展的眼光對待他們,讓他們從教師的寬厚仁慈中找到自信。在指導運用中,教師應多以商量和追問的口吻引導學生進行二次思考交流,幫助他們針對自己的表達問題主動和教師溝通。對學生在表達交流中的閃光點,教師則應對鼓勵支持,幫助他們脫口而出,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
學生在與教師的對話中,定會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能,主動融入課堂。教師可通過與學生的對話優化教學過程,幫助他們提高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
如上所言,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交際能力,應在了解學生英語學習所需和表達所缺的基礎上,多為他們創設富有趣味的情境,讓他們在主動表達和互動交流中增強理解記憶深度,滿足交際發展需要。多給學生暢所欲言、敢于犯錯的機會,讓他們在互動交際的過程中不斷調整思維感知策略,促進知識技能內化生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3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7(第3版).
[2]趙金華.提高小學生英語表達交際能力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2(78).
[3]徐東妹.倡導互動表達,鼓勵暢所欲言——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之探析[J].考試周刊,20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