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軍
摘 要: 為了提高中職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很多學校開設了計算機基礎應用課程,而計算機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引導學生上好計算機課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
關鍵詞: 中職學校 計算機課 創新能力培養
為了發展和提高中職學生的計算機技術水平,使中職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并且計算機作為一門工具學科,在以后工作中是必須使用的,因此,讓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能是很重要的,中職計算機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逐步學會使用計算機,并進行一些必要的辦公操作,和其他學科結合起來,在自我學習過程中和計算機應用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如何上好中職計算機課就成了職業學校老師普遍關注的問題,以下是我分析的計算機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
一、從玩游戲入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現在中職學生最喜歡的就是拿著手機玩游戲,或者在家里玩網絡游戲,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可以把計算機教學融入游戲中,以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讓他們主動融入計算機課堂中,使他們快樂地、自覺地學習。
學生習慣了玩游戲的快樂,再讓他們直接面對office操作是比較枯燥的,如果上課時直接讓學生操作,那么學生肯定沒有興趣,而且課堂教學也是無效的。我在“如何用鼠標”的教學過程中,采用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打地鼠的游戲》,看看哪位學生能把這個游戲順利完成,并且看哪個學生的得分最高。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參與熱情很高。在這種情況下,我及時引入教學內容,講解如何使用鼠標,這樣,順理成章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計算機課堂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萬事開頭難”,現在絕大部分計算機教材都是按“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基礎應用程序”的模式安排教學順序的,新學科入門難,特別是農村學生對這門學科的掌握更加困難。學生學習興趣一降再降,如何讓學生保持一定的興趣,只有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按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原則適當調節教學順序。
例如,對前面學習的內容,可以先讓學生了解大概意思,不一定完全掌握,在后續學習過程中再適當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以掌握該知識點。當學生理解計算機的組成,掌握WINDOWS操作之后,便可以開始學習計算機的輸入,不僅讓學生練習指法,而且讓學生輸入自己想寫的東西,再通過自己的精心設計,把它打印出來。手捧著自己的杰作時,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更濃厚,學習計算機的愿望更強烈。在此基礎上,再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步了解前面的基礎知識。
三、課堂上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操作
據調查,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機教學都充滿新鮮感,因此他們喜歡上計算機課,但是教師一再強調不要隨便亂動,要跟著老師的步驟走,使學生受到很大局限,膽小的學生甚至會怕把計算機弄壞了,而什么也不敢動,慢慢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調動不起來。鑒于以上原因,我在教計算機課的時候,總讓學生放心大膽地嘗試,只要不是惡意破壞就行,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練習,當學生遇到困難時適當給予指引。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
四、把計算機教學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中
我在Powerpoint制作教學中,把比較簡單的電子文稿的演示轉換成電子動畫的創作,中職學生大部分都喜歡聽音樂、看圖片,這時可以通過已經學過的繪畫、電子音樂進行創作,并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在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可以舉辦一個比賽展示他們的作品,從而提高他們的創作熱情和學習興趣。
五、采用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教學
計算機課教學和其他教學情況可能不一樣,文化課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計算機課成績不一定好,動手能力比較欠缺,剛開始學習計算機時學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對一個項目的操作感覺很陌生,這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方式,讓更多學生參與到計算機課堂中。
六、計算機教學和網絡相結合
21世紀,我們的生活和網絡運用息息相關,網絡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擴大了討論、交流和學習范圍。一定程度上說,教會學生如何使用網絡,就是教會學生如何適應21世紀信息化社會生存方式。自從學校開設了網絡知識課并展示了比較優秀的作品后,學生大開眼界,激發了他積極主動獲取知識的強烈欲望,都迫不及待地到網上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有些學生甚至還在家中和家長一起瀏覽學校主頁,或用電子郵件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寫信。
七、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計算機教師不能讓學習速度快的學生原地不動,什么事情也不干,浪費時間與精力;也不能讓落后的學生失去信心,放棄努力。為了使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計算機學習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更需要因材施教。而計算機操作性教學為因材施教提供了便利條件,我教學計算機時,首先讓學生設計開放型任務,可以自編一份小報,畫一幅圖畫,寫一封信,等等,讓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做,而且每個學生都可以盡情發揮,盡管最后結果可能有很大差異。第二是讓同一課堂中的學生完成不一樣的任務。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我會設計幾套不同任務,其中最基礎的任務是面向全體學生,其他任務則是根據學生的操作實際情況隨時分配。完成得快的學生,每提前完成一個任務,就在平時成績上多加一定比例的平時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在計算機課上積極操作的熱情。
經過多年計算機教學實踐,我漸漸感到:中職計算機課教學內容雖然簡單,但要教好它很難。一節好的計算機課必須使用學生能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使枯燥的課堂變得活潑、生動、有趣。同時要讓學生學會怎樣使用計算機這一基礎學習工具學習其他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