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飛
摘 要: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要轉變。新課程理念呼喚和諧課堂,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在和諧語文課堂上有效地教與學,能夠促進學生自我激勵、自我成長、自我完善。作者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 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方法 學生主體
一、明確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依據,是教學一篇課文的起點和歸宿,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和靈魂。因此,明確語文教學目標是十分關鍵的。教學目標明確,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領悟語文內涵,發揚中國文化。樹立優質的語文教學目標是教育重中之重。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要實現的目標,是檢查、評定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沒有教學目標就好比輪船迷失方向,不知往哪兒航行。傳統語文教學中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在缺乏明確目標的情況下,靠學生在反復大量讀書中自發感悟而形成語文能力的。
二、做好課前預設,把握課堂生成
對教學內容,教師先要吃透教材,明確課文教學目標,弄清課文重點、難點,掌握教材主旨,審視分析教材、領悟教材。考慮學生實際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再根據學生在課上表現的情況,對學習中表現出來的難點及時誘導、點撥,使課堂教學煥發主動、自主、探索的活力。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都做到心中有痕、教學無痕。同時該準備的教具一定要準備,特別低年級學生,一張卡片、一顆五角星往往都會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學一年級《比尾巴》一課的生字詞時,一位學生突然冒出一句:“老師,您錯了。‘巴在生字表里標了聲調,在課題上沒有標聲調,為什么?”我立即停下來,表揚他說:“你觀察得真仔細,提的問題很好!同學們看過來,‘巴字很有趣,單個字出現時讀本音‘bā,與‘尾字交朋友時,要讀輕聲‘ba,‘wěiba不標調!”因為有了這次深刻的生成教學,以后出現關于“漂亮、窗戶”等這些生字的變音問題時,學生就能利用已經掌握的方法很快解決了。
正因為上課之前我不僅認真鉆研了教材,還考慮到了學生在此處會有疑問,可以說我既做好了預設,又善于把握“生成”資源。這個教學環節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假如我一心只忙著教自己的教案,對這位學生的主張不予理會,待到教完生字再解釋,這樣的教學可能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
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探索學習內容,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課堂教學效率就高。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設置懸念,激發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
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是其中一種。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的引入,一開始就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有生活引趣、謎語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設疑引趣等,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節課的開端實在太重要了,如同在戰斗中選擇一個突破口一樣,輝煌的戰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教師要解放學生
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解放學生,而不要用考試、作業壓制學生,課堂內活而不亂、活而有序。學習是一種由外在活動到內部吸收的過程,學習中的外化過程是學生動口的過程,更是動手動腦的過程。學生把所學知識經過頭腦的加工說出來、寫出來或畫出來、演出來,使之在實踐中完成學習過程。所以有時我們班看起來比較亂,但那是在進行各種形式的讀書、討論問題,而不是在打鬧,有時很安靜,那又是在聽講在思考。
2.教師要激勵學生
獎勵具有促進力量,能促進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取學習預期的滿足。適度的競爭有助于激發學習熱情,競賽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競賽的方法,即今天的學習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別人比,只求自己進步;也可以暗中選某一同學為目標,在學習上同他比賽,還可以采取集體競爭的方法,組與組競爭,在競爭中激發互幫互學的團結協作精神。
五、鼓勵學生各種形式地學習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學以思為貴。教學時盡量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學習。如教學《雪兒》一課時,因為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所以可引導學生讀有關語句,讓學生感受雪兒潔白可愛的形象,激發學生興趣。然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我和雪兒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自主學習。讀書、圈詞、畫句子、思考,學生忙得不亦樂乎。在檢查自主學習效果時,學生犯難時我只是啟發,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解決問題。學問學問,又學又問,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起點,是深鉆的體現。學生只有自己會思、會問、會學,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只有學生個體的潛力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總之,每一節課都要有具體的可操作性目標。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往往被曲解,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反思語文教學現狀,理清語文教學目標設計與闡述中存在的問題,依據科學的教學設計模式,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三維目標概念,語文教學標準強調讓學生自己品味、體驗、感悟、積累,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以人為本,突出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習過程和方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