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兵
【摘要】音樂能力表現為鮮明的想象力、靈感的創造力和頑強的意志力。音樂不僅有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啟迪思維、美化精神環境的功效,而且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動力源泉。音樂基本素質的培養和音樂能力的形成,不僅是中小學藝術教育教學中的目標之一,也是培養健全人格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文章通過多年從事職業學校音樂教學的經驗,對培養音樂特長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音樂素養;綜合能力;音樂教學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促進形成千事創業的堅強意志
意志是人們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自我奮斗、自我努力的心理狀態,它是從事某種活動時表現出的堅強毅力和自控能力。要學好音樂并想取得成就,必須有一種堅持不懈、堅忍不拔、刻苦練習的意志品質。如果把這種堅強必勝的意志信念遷移應用于文化樂理知識學習、音樂技能技巧培養過程中,學生將表現出明確的學習目標、不懈追求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若把學習音樂中不斷強化學習動機、堅定成功信念、體現頑強意志的精神應用于學生文化課學習中,將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促使其持之以恒地堅持訓練自己熱愛的音樂,而且在這個專業上創造理想的業績。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促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人一生的財富。品德良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行為習慣好了,學生就能文明做事,禮貌待人,衛生習慣、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品質高尚,行動自覺。所以,良好的音樂素養明確了學生學習的動機,將促使學生樹立追求人生目標理想的正確性和全面觀;使學生對音樂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對學習和生活充滿愛和自信心。而且用這種“愛”的內動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勤奮努力,不斷進取;音樂素養中積極的情感體現,將促使學生在人際交往上、社會生活中、工作崗位上表現出積極的工作態度、滿腔的工作熱情和自覺的工作行動,提高質量效益;音樂素養中良好的自信心,將促使學生在品德形成中適應時代發展潮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從而產生無形的動力,全身心地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奮斗。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促進形成良好的綜合能力
(一)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音樂內動力
學好音樂的前提就是濃厚的興趣。教學生學好音樂,就是將抽象深奧的音樂通過生動活潑的語言和形象具體地表達,啟迪求知欲,引入音樂感受,熟悉音樂語言,激發音樂興趣,使學生熱愛音樂、感受音樂、崇尚音樂;通過演奏樂曲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使其心靈得到音樂享受,獲得音樂的滿足感和快樂感,感到成功的喜悅。大多數有音樂愛好的學生在學習音樂之前,往往對自己缺乏信心,不愛學習,怕學、逃學。在家長、老師和同學眼里,這類學生幾乎沒有轉化的必要了。但是通過音樂學習和積極向上的興趣培養,通過不斷表揚和肯定他在音樂學習上的閃光點,巧妙的引導和興趣遷移,促使該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培養音樂感覺,激發學生的音樂主動性
學習音樂的興趣有了,就要考慮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感覺。音樂本身就有表達思想感情和反映精神世界的作用,在音樂表演時,人的內心深處充滿著各種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用豐富多彩的音樂內涵引導學生準確理解音樂作品的主題內容,清楚了解樂曲產生的時代背景及作曲意圖。只要學生對音樂有了感覺,就能主動地、有目地的去練習。有了這種來自內心的感覺和積極性,就能改變他們在學習中的被動性,消除精神乏力感,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集中精力、集中時間、一絲不茍地完成學習任務。
(三)重視基礎訓練,打好學生的音樂基本功
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清楚地懂得,想獲得表演成功,必須經過扎實的、系統的基本功訓練,使他們感到任何成績的取得都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訓練有著不可分離的密切關系。作為老師,必須對學生進行規范、嚴格、扎實的基本功訓練,不斷提醒學生在練習時不要放過任何一個技術指標、技巧部位甚至一個音符,萬萬不能迎合學生和家長的要求而走捷徑;實實在在訓練學生的基本功和演唱手法,并且得以鞏固,以達到在相對長久的時間里對技術手法與作品的記憶,養成堅持不懈用功、孜孜不倦學習、精益求精提高的精神,不斷提高他們的表演技法和音樂素質。
(四)重視能力提高,形成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
音樂演奏的成功與否,說到底是音樂綜合能力的體現。所謂音樂綜合能力,就是指音樂修養、審美情趣、健全的人格、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學生良好音樂能力的形成,取決于毅力與耐力的鍛煉,知覺與動作的配合,注意力的集中與分配,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協調發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重視發掘學生各方面的潛力和優勢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樂感、扎實的基本功和準確嫻熟的表演水平以及作品分析能力、集體演奏協作水平等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重視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毅力與耐力是學習品質中最關鍵的非智力因素。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一個技術部位,有時只有幾個音符,往往要練習很多遍,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演奏或演唱效果。要想完成這樣一個練習過程,首先能耐下心,坐得穩。要有堅強的毅力和很大的耐心突出重點,攻破難點,達到目的。其次要體會知覺與動作的協調,在音樂演奏中,必須將音樂上的聽覺感知、心靈和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巧妙地、自然地協調一致。最后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要求不同音高、不同音量、不同音色、不同節奏等多種音樂成分的準確配合,使學生得到多層次的實踐,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形成,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