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高興
摘 要:新形勢下,高中歷史教育工作者必須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靈活開展高中歷史教學工作。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圍繞新課標的先進理念,以“教學活動”及“教學手段”這兩個方向為研究切入點,就新課標理念在高中歷史課堂上的實踐運用進行初步的分析與研究。旨在推動高中歷史教育事業的更好發展及進步。
關鍵詞:新課標理念;高中歷史教學;教學活動;教學手段
新一輪課程教育的改革與實施,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但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應試教育思想及傳統教學模式等因素的制約及限制,部分高中歷史教育工作者對新課標的先進理念及優秀教學模式仍然不甚了解,更談不上將其靈活運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實踐中。以下,筆者將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對于高中歷史新課標的粗淺感悟,試就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展開分析與探討。
一、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提倡“教學形式、教學途徑的多樣化”,鼓勵歷史教育工作者“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歷史課程資源,以此實現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調動其歷史積極性的目的”。
通過對高中歷史新課標的認真研讀,我將這一理念運用到自身日常的歷史教學活動之中,并收獲了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千古一帝”秦始皇》這部分知識時,我鼓勵全班學生自由結合成兩大組,提前搜集資料,并在課堂上針對秦始皇功績與過失進行的個人討論會。以下,即為學生的自主探討過程:
學生甲:秦始皇統一中國,結束了諸國割據混戰的局面,在為當時人們帶來和平環境的同時,有力地促進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學生乙:秦始皇還統一了文字,奠定了中國大一統文化的基礎,方便了不同地區人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學生丙:秦始皇還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了貨幣及度量衡單位,有力地促進了當時社會商業的發展及進步;
學生丁:誠然,秦始皇有著諸多的歷史功績;但也并不能因為其功績就全部抹殺了他在位時的過失之舉。大規模的修建宮殿、陵墓等,造成不少人民死傷,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此外,秦始皇制定的殘酷刑罰也遠遠超出了“刑罰”的本意,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
學生戊:除此之外他還實施“焚書坑儒”的政策,借助國家政權對知識分子大規模的迫害行為,使得大量對秦政權無益的珍貴文獻從此失傳,春秋戰國的百家言論也因此受到嚴重的摧殘;
……
學生你來我往,針鋒相對,以各自的小組觀點為主基調,或正面或反面地對秦始皇進行評定。如此,借助課堂討論這一新型的教學手段,一來幫助學生擴大了視野范圍,充分激發了他們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興趣;二來又幫助不同學生就思維認識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進行了互補與協調,有利于使他們形成“一分為二”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為他們日后更好地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實現歷史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倡導“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要求歷史教師“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在緊跟時代潮流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多媒體、錄像視頻、紀錄影片等資源進行直觀形象、生動立體的高中歷史教學活動”。
新課標的上述理念同樣對我的日常教學活動產生了積極且深刻的影響。如:“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這部分知識涉及改革開放前后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鮮明對比。可是,由于未真正經歷過那個階段,高中學生無法真正體會與領略到改革開放這一政策給中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談不上人們對鄧小平同志的尊崇、敬愛與愛戴之情了。為了有效解決這一教學難題,我在教學這部分知識時,提前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搜集與整理了反映中國改革巨大變化的真實歷史圖片與紀錄片,并依次播放給學生,引導他們定下心來認真去感悟、認真去體會。多媒體本身就兼具生動形象、直觀立體的特點,因此通過觀看幻燈片與紀錄短片,學生都仿佛置身于那個特殊而又具有決定性質的歷史時期。如此一來,不僅為學生實現了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目標,調動了學生的歷史學習熱情;更關鍵的一點還在于有效突破了教學重點及難點,為幫助學生實現對于相關歷史知識點的更好理解與掌握提供了充足保障。
普通高中課程的本質目的在于著重培養與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及歷史綜合素質,對于促進高中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高中歷史教育工作者必須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靈活開展高中歷史教學工作。唯有如此,方能全面發揮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教育功能,并將其教學目的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王天鏈.如何認識和把握高中歷史新課標教學理念[J].青海教育,2011(1).
[2]周百鳴.學習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樹立高中歷史新教學理念[J].教學月刊,2005(11).
[3]戚傳森.論新課標導向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開展[J].文教資料,2011(8).
(作者單位 重慶市秀山縣秀山高級中學)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