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敏 高治香
摘 要:時下,聚焦課改,各地都在探索一條高效課堂的路徑。各種報紙雜志、網絡視頻紛紛報道宣傳全國幾大頗有影響的學校:江蘇的洋思中學、山東的杜郎口中學、河南濟水一中、湖北的荊州北門中學……縱觀其課改交流,感觸頗深:所謂高效課堂,就是學生自主預習,合作交流,當堂測評,致力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從而實現終身學習。
關鍵詞:自主學習;有效教學;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的探索路徑都有三個基本環節:預習、交流、測評。這三個環節又分為五大模塊:自主預習,合作交流,展示質疑,交流提高,當堂檢測。這種學生“先學后教,當堂檢測”的教學行為,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師主宰課堂的“填鴨式”教學,“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了學生學習態度由被動向主動轉變的巨大飛躍。
一、自主預習
預習不充分的課不上。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大力提倡學生課前預習,但真正做到的學生又有多少?他們或沒有自控力或沒有必要的時間保證。他們已經習慣于教師講,他們被動地接受。而自主預習讓學生在課堂上去實現,無疑將傳統的形式主義任務化、實在化,導學案真正成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幫手。
二、合作交流
任務分配后,各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在本組內進行交流互動和導學,建立初級反饋,發現問題,在小組內就可以解決。繼而展示交流。組際間對抗質疑,生生互動。組級間交流建立的中級反饋,問題可以在組際間得到解決。組際間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師生互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討論集中解決。這種交流提高為高級反饋。展示過程教師“利用”學生,實現學生自身能力差異的資源共享,“兵教兵”“兵帶兵”“兵強兵”“兵教官”“官教兵”。這種形式鍛煉的是學生的自信、專注、互助等意識,培養的是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當堂測評
當堂檢測是檢查目標達成的情況,也是對學習目標的回歸性檢測。在考試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學都必須滿足兩個要求:學生的需要和考試的需要。檢測反饋即是當堂達標,又是教師對知識的提煉、拓展和升華。
這種預習、交流、測評的“先學后教,當堂檢測”的理念,符合新課改理念。它緊扣“教”與“學”,真正實現了“兩個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由“灌輸式教學為主”向“以探究式教學為主”轉變,由“接受式學習為主”向“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轉變。他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課改理念。它教會了學生如何學習,培養了學生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自主預習、合作交流、當堂測評實乃高效課堂的有效實踐。
參考文獻:
賀麗金.自主學習高效課堂[J].新課程學習:中,2011(9).
|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