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秀蓮
摘 要:為了既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又能減輕老師的工作負擔,經過近幾年的實踐,總結出了一種以學生評改為主,教師評改為輔的新策略。當然,要實施這種新策略,首先要給學生提供評改作文的可操作性的依據,然后引導學生自評和互評作文,通過有計劃的訓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評改依據;自評;互評;修改;提升
作文占了高中語文的半壁江山,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語文老師可算是費盡心思、鞠躬盡瘁。他們布置了一篇又一篇文體不同、題材各異的作文,學生寫得怨聲載道、千奇百怪,老師改得天昏地暗、千頭萬緒,他們就這樣不斷地重復著艱難而機械的工作,最后學生神情疲憊,老師雙目無神,可得到的結果卻是:老師總有改不完的作文,學生總難寫出稱心如意的作品。今天就這方面的問題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現在的高考作文,雖大多文體不限,但文體不限不等于可以沒有文體,高考作文評分細則明確要求:高考作文必須要有明確的文體。對于普通高中的學生來說,他們大多基礎較差,寫作能力不強,大部分同學只適合寫規范的記敘文或議論文。他們從小學到初中寫的大部分是記敘文,高一時議論文寫作只是剛剛起步,所以一進入高中,作文訓練的第一步計劃就是:鞏固記敘文的寫作技巧,掌握記敘文的評改方法。(本文有關寫作技巧的指導略去)具體做法如下:
一、記敘文的評改策略
(一)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習作,當堂示范評改
用來展示的習作必須是班上學生寫的、正要評改的作文,且要選擇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典型習作逐一示范評改,篇數不少于三篇。
1.請在篇末歸結出文章的主題,并與題目的要求對照,明確文章立意是否準確、鮮明、有高度。
2.用‖給文章劃分層次,概述主要事件,并分別找出或歸結事件的六要素。
3.分別確認所寫事件是否緊緊圍繞中心思想的,并在相應的段落分別標注所選事件是從哪個角度表現中心,是否比較典型?
4.在篇末寫明文章的線索是某種物還是某種情感,并在相應的段落旁邊標注記敘的順序:平敘、順敘、倒敘還是插敘。
5.用波浪線畫出描寫的句子,用中括號標出議論、抒情的句子,如果也有說明的句子,就用小括號標出,并在這些做好標記的句子旁邊標注出這些句子用在這里的作用,用來判斷這些表達方式運用的是否合理、有表現力。特別要注意是否能找到很有表現力的細節描寫。
6.用直線畫出表達不通順或讀起來很別扭的句子,并加以修改。再用虛線畫出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并標注這一手法運用的作用。
7.統計一下文章共運用了幾種標點符號,至少得有七種。書寫是否規范,比如:“。”不要寫成“.”;破折號、省略號要占兩格;“,”“。”“?”“!”等符號不要出現在行首。
8.文章的標題切題嗎?有沒有更有吸引力的?
9.段落安排是否勻稱,例如,有沒有虎頭蛇尾,段落數不要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是七、八段較為適宜;過渡是否自然;文章字數必須超出800字,但一般也不超過1000字。
10.要求寫作要列提綱或打腹稿,這樣卷面會比較整潔;書寫必須正確、端正,不能出現錯別字,字體大小要適中,不超格,也別太小,以一目了然、整潔美觀為準則。
以上十點用多媒體展示,作為學生評改記敘文的可操作的依據。
(二)教師引導學生自評作文
教師根據提供的依據逐條引導學生當堂評改自己的作文。要求用紅筆評改,既醒目又顯得慎重。
當然第一次評改時,速度要慢,要逐條落實,還要不時地對有疑問的學生進行指導。
(三)學生根據自評的情況自改作文
這一步要求學生根據自評的情況當堂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學生互評作文,并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學生把自改好的作文互換評改,可同桌互換,也可自己選擇交換對象,可一對一,也可一對多。要求根據教師提供的依據,落實對方評改的情況,并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議。
(五)檢查驗收評改成果
第一次評改教師應該面向全體,了解評改的具體情況,讓學生把評改前后的作文進行比較,總結自己記敘文寫作的優缺點,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以實現有的放矢、不斷揚長補短的目標。
二、議論文的評改策略
經過一二次當堂的強化訓練后,可以布置學生在課外修改作文,然后教師抽樣檢查。經過半個學期的訓練后,作文訓練進入第二步:學習議論文的寫作技巧,掌握議論文的評改方法。(與評改記敘文相同的做法將略去不寫)具體做法如下:
(一)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習作,當堂示范
1.用波浪線畫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或在篇末歸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并與題目的要求對照,明確文章立意是否準確、鮮明、有高度。
2.歸納文章的分論點,或分析論證的角度。
3.在相應的段落旁點明該段落運用的事實論據;分別確認所用事實論據是否緊緊圍繞中心論點。
4.在篇末分析文章所運用的事實論據分別是從哪個角度論證中心,是否典型、新穎?
5.斟酌文中主要的事實論據,把概述的部分與推理論述的部分進行比較,明確論述的內容必須多于概述的內容,且論述必須緊扣論點圍繞該事實論據推理分析。
6.用直線畫出表達不通順或讀起來很別扭的句子,用波浪線加直線畫出引用的句子,并寫出這一理論論據的作用。
其中標點的運用、標題的選擇、段落的安排、書寫的要求都跟評改記敘文的步驟完全一致。
(二)教師引導學生自評作文
(三)學生根據自評的情況自改作文
(四)學生互評作文,并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檢查驗收評改成果。
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只要經過兩三次的當場強化訓練后,就可以不時地布置學生在課外修改作文,教師只要抽樣檢查,發現有不足的地方可以利用晚督修時間對學生進行面批,一對一引導學生如何發揚優點,克服不足。在學生掌握了這兩種基本的寫作方法之后,再對有特殊寫作才能的同學給予個別指導,因材施教,讓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
經過這樣有計劃的訓練之后,學生已經懂得了如何寫作以及在寫作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只有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斷地得到提高,學生才會有了寫作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有了寫作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去觀察生活,積累素材,動手寫作。這樣,教師就不用埋首于作文的苦海當中而不能自拔,學生也不用接受車輪戰式的作文苦訓。教給學生方法,這才是教育的初衷。
(作者單位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學)
?誗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