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琦
摘 要:語文是小學教學中的基礎學科,小學語文的學習是為了讓學生提高表達能力,提升語文的素養(yǎng)。隨著新課改的出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社會的需要,所以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勢在必行。
關鍵詞:教學理念;教學質量;策略
提高教學質量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只有保證教學質量,才能改善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怎樣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加強對語文教學的重視度,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自己對語文教學的激情,只有教師熱愛自己的事業(yè),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感染學生,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進而提高學習效果。因此,語文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進行教案設計的創(chuàng)新,改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善于發(fā)掘學生的閃光點,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語文課堂產(chǎn)生興趣,便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課堂效率也會隨之提高。而對于興趣的培養(yǎng),語文的課堂氛圍就很重要。首先,在課堂上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多提一些問題,如《四季》的學習,可以提問學生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什么特點,都可做什么活動。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積極踴躍地回答老師的問題。其次,根據(jù)教材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安排一些小游戲來活躍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例如,拼音游戲——金手指,可以鍛煉學生對單韻母和復韻母的認讀;再如,識字游戲——運球識字接力賽,可以使學生進行生字的認讀與組詞的學習。最后,可以進行情境教學,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相關的知識,又通過語文的學習掌握生活常識。
三、重視對學生的激勵作用
小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小學語文的內容又比較廣泛,作為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對學生的表現(xiàn)要多給予肯定和表揚,挖掘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稱贊,對于一些犯錯誤的學生也要以鼓勵為主,注重言語的表達。對一些表現(xiàn)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也可給予一些物質的獎勵,如一支鉛筆、一個本子等,這樣不僅增添了好學生繼續(xù)學習的信心,也促使了其他學生好好學習的積極性。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專業(yè)的語文知識,還應該掌握科學合理并具有創(chuàng)新價值的教學手段,為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粗家旭.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都市家教,2013(8).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綏化市安達市火石山中心校)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