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 要]課堂小結是指以學生為中心,以盡可能簡潔精練的語言對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歸納總結和轉化升華。學生參與課堂小結是學生個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主體性行為,它既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更是一種教學方式。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自主參與。
[關鍵詞]課堂小結;自主展示;課后延伸;質疑解惑
課堂小結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多少年來一直是教師的任務。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課堂小結也必須有新的突破。
一、學會自主展示課堂小結
新課程實施后,學生的自主學習模式被廣泛推廣,課堂小結也就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內容,而在小結中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展示又成了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
學生的自主展示課堂小結,主要是讓學生將自己搜集到的與課文相關的資料進行展示交流。如學習《推敲》一課,教師可以采用課前向學生布置預講內容,指導學生查閱資料,搜集有關賈島和韓愈的生平資料,課堂上安排學生主講,教師加以總結補充的方式,讓學生充當“小老師”。學生不僅參與“學”,而且參與“小結”,小結如下:賈島由于家庭貧困當了和尚,他當時的法號為“無本”,后來還俗,他是位博學多才且作詩認真嚴謹的大詩人;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位和藹可親、善解人意且才華橫溢的詩人和散文家。學生自主展示的課堂小結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再如《蘋果里的五角星》一文中,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打破了常規——采用的是橫切法。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準備好蘋果和刀,課堂上分組做切蘋果的實驗。提醒同學們不要一起切,最好先切一個,觀察后再切第二個,再切第三個、第四個。學生根據課文的意思,可以自己開始繪制圖譜,總結發現——攔腰切,是在圓圓的蘋果腰部,橫著畫有弧度的“虛線”,這就有助于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含義。
二、課后延伸完善課堂小結
教師可以在課后布置搜集查看資料的學習任務,然后在下一堂課上讓學生總結小結。例如在教學《軍神》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后閱讀自己搜集到的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如彭德懷、朱德、聶榮臻等。讓學生在課后自己領略朱德的高尚睿智、堅毅穩重、寬厚親切和聶榮臻不僅勤奮好學,且見義勇為、對人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故事。在上課時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與同學分享學習收獲。班級討論時再讓學生在練習中完成對課文的總結,學生在小組討論后都能準確地總結出課文的深刻含義。如學習《三顧茅廬》這篇課文時,學生記錄了“諸葛亮——才華橫溢;關羽——為人忠義;劉備——虛心誠懇”,可以讓學生進行任務陳述概括,創造小結展示環節:“劉備三顧茅蘆時,諸葛亮一席話便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可見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料事如神。”
三、用質疑解惑小結
學習課文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總結的方法很多,用質疑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解惑的形式去小結可以讓學生積極思考并在思考中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如學習《第一次抱母親》這一課,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學了這篇課文,你體會的兒子和母親什么樣的情感了嗎?”學生根據問題,思考過后,就會有很多小結式的感想:作者抱母親睡覺是“輕輕搖動”,此時的作者想為母親搖走的是病痛、煩惱、勞累等,又想為母親搖來健康、幸福和笑聲。
引導學生在質疑中學會總結,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按照重點、難點、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行梳理歸納,概括成整體的知識網絡,使學生把學的知識由繁到簡,歸納整理。在這種氣氛中讓學生歸納小結,結束新課,就會給學生帶來輕松愉快的心情。如學習《海倫·凱勒》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學生通過對海倫生活的質疑和討論可以總結出:海倫·凱勒身上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海倫·凱勒從小得到了父母、老師的關愛,她得到的不僅是知識和愛,還恢復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主動的思考和探究是語文學習的動力。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主動的探究,學會總結。讓學生參與課堂小結,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學習內容,同時又鍛煉了歸納總結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責任編輯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