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嬌
摘 要: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具備文化內涵的語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語言就像一面鏡子,它反映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揭示該民族文化的內容。通過一個民族的語言,人們可以了解到該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式、思維特點等文化特征。然而學生的文化信息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學習。我國在新課標中把文化意識列為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五個內容之一,特別強調語言教學中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幫助學生努力增強文化意識,多方位滲透文化信息,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英語教學 文化意識 跨文化交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181-01
1 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概念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外國企業逐漸的開始進入國內市場,市場經濟體系真正融入到了全球的經濟體系,在這個中外文化相互激蕩的情況之下,我們需要做出思考,如何才能夠盡快順應全球經濟文化的管理方式,如何才可以盡可能的減少各國的民族文化差異的障礙,這在教育方面,特別是外語的教學方面的方式與內容,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戰略意義。
我國跨文化交際的研究起步比較晚,以1982年許國璋的《現代外語》的演講為開端,國內外語界在跨文化交際方面的討論不斷。如今,隨著跨文化交際的發展和外語師資素質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外語教學開始將它運用在初中等階段的教學活動中,這也反映了我國英語教學方面的變化和進步。
2 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
2.1 促進學生有效了解國外文化
伴隨著我國國力的增長,居民生活水平也大幅增加,出國留學或者旅行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變得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即便是在國內環境中,有時候也會因工作原因跟外國人交流。為了在跟國外人員交流中能理解對方的意思并且把自己的意思告知對方,這就要求著深入了解國外的文化,了解中西文化方面的差異,只有這樣才能跟外國人進行信息語言交流。作為初中生,他們的人生是光明的,在進行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單純著傳授一些單詞拼寫,句式運用,不帶領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方式,這就會大大地束縛學生的思維認識空間,進而影響到學生的英文學習,影響學生的發展前途。鑒于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西方文化的傳播,大力培養學生的跨地域文化交流能力,加深學生對西方文化知識的了解。
2.2 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出來,在英文學習中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高效發揮對提高整堂課程的教育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在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還是以講解單詞拼寫含義,句式的運用為主,這樣的英語教學比較枯燥不容易被學生接受。如果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講解普通的單詞含義或者句式運用的同時,還向學生講述一些西方文化,讓學生用西方的交流方式思維方式,來體會英文,這樣學生就能感受到英文學習帶給他們快樂,讓枯燥的英文教學充滿趣味性,這就能充分的激發學生英文學習的主動性。
3 在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方式
3.1 加強英語教師自身的文化修養
英語老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人,學生的英語學習很大部分依靠教材與老師的教學,所以英語老師自身的情況對教學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英語文化修養就需要不斷的進行提升。應該以培養跨文化的交際能力為重點,努力提高語言和文化方面的素質。由于語言的變化即是社會文化的變化的反映,所以英語教師應該通過專業培訓、閱讀有關雜志、出國深造等方式來加強對英語語言教學方面的學習與知識更新。
3.2 英語課堂文化教學主要內容及方式
將書本教材作為基礎,將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文化的差異進行對比來加強文化教育,使學生理解英語系國家的風俗文化,又可以深化理解我國的文化習俗。
舉個例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面比較常問“你的工作是什么(What is your job)?去上班嗎(Are you going to work)? 你多大年齡(How old are you)?”等等,但在西方的文化中,這樣的問題是不能隨便問的,英美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問題類似于調查,有想要侵犯他們的個人隱私的傾向,這樣不太禮貌。西方比較常問一些與個人信息無關的問題,如,“Do you like fishing?”,“How are you?”或“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morrow?”等等,所以,只有理解了這些文化差異,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交流水平與興趣,英語文化素養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提升。
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便利進行跨文化知識的外語教學。多媒體便捷的視聽功能可以通過圖像與影視資料生動形象的展現出英語國家的文化特點,十分利于學生對文化差異的認識與理解。另外,英語課堂可以看作是學生進行社會生活方面各種交往的模擬場所,在課堂上可以模擬某些現實生活方面的情景,讓學生扮演相關的角色,模擬某些日常生活情景。這時,教師要實時的對學生進行語言和文化方面的指導,盡量準確合理地使用語言,加強學生的情景交際的能力與對文化的理解。
3.3 豐富課外閱讀和跨文化交際實踐
老師在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是關于其他文化知識的學習可以靠學生的課外閱讀與學習實踐來進行補充。老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有效的具體的學習歐美語言文化的方式,比如推薦合適的的經典名著或是雜志書刊,介紹一些關于語言學習和文化的學習網站等等。還可以周期性的組織一些英語活動,比如看一些外語電影、訪談節目或者紀錄片,開展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競賽等等,讓學生能夠自主的體會英語學習中的跨文化知識,培養語言興趣,從而達到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效果。
4 結語
有一句名言說得好“要學習好一種語言,就需要接受那種語言精神方面的熏陶”。這就是說明,語言的學習者需要在所學習的語言的當地文化氛圍中進行理解與熏陶,要去加強有關所學語言的背景文化并且去閱讀對那些對所學的語言產生過很深刻的影響的文學作品等等。因此,我們的初中英語教學也應該學習這樣的方式,將語言學習和文化習俗的學習合為一體并且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將跨文化的內涵添加到語言教學里,培養出更多的擁有跨文化與優秀的交際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吳紅燕.對初中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的總結和反思[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8):124,144.
[2] 葛衛國.試談中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素養的培養[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1(8):41-43.
[3] 尹俊.初中英語跨文化交際[J].學周刊, 2011(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