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利霞
摘 要 大專計算機教學不是單純的課堂授課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全面提升大專生的計算機思維能力與實踐應用能力,其中應用能力的培養則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本文正是以此為線索,論述了幾種培養大專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思路和辦法。
關鍵詞 計算機教學 大專生 微機室 應用能力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以計算機和網絡為主導的全新技術時代,我們的工作、生活也因此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開展計算機教學,正是基于這種潮流與趨勢,正是立足于培養技能過硬、能力突出的高素質計算機人才的目標。大專階段的計算機教學,其落腳點要放到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上,即學生要真正掌握、操作與運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這才是教學的本質訴求。尤其在新時期,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現實價值。
1尊重并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度
計算機教學與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學科的教學不大一樣,前者更加注重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即學生只有在操作、上機的過程中才能真正了解、認識計算機,也才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實際水平。因此,廣大計算機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計算機房的主人,給予學生更大、更多的發揮空間和自由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手積極性,讓學生的熱情和主觀能動性有效的釋放。教育學理論認為,學生自主、自發的學習行為往往具有更強、更深遠的效能,遠比教師帶動或者督促下的學習更具針對性。因此,在大專計算機教學中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度,其實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更好的應用計算機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微機室教學的時候,必須摒棄那種“滔滔不絕”、“長篇大論”的授課模式,防止出現教師與學生職能脫離的局面。正確的做法是,教師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們,設定具備的課堂、課程目標,讓學生帶著任務進入到自主學習和操作中,以不斷深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應用能力。比如辦公自動化軟件的實際操作,教師在簡單的講授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完成預定的任務,諸如設計ppt、制作Word文檔等,都是很好的鍛煉學生們的機會。在類似這樣的教學中,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計算機應用能力就可以在無形中得到提升,教學的效率也自然會逐步提高。
2堅持計算機課堂教學不放松,全力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
大專階段的計算機教學已經與初中、高中階段大相徑庭,前者會更加注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同樣的則是,大專計算機教學仍然要以“課堂”為核心,這個課堂包括常規課堂與微機室兩部分。因此,大專計算機的教學必須堅持以課堂為主要陣地,以學生為核心對象,不斷創新教學思路與模式,改善教學環境和氣氛,切實提升教學的層次和質量。具體來說,強化并尊重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學生們在教學中的功能性作用。由于大專時期計算機課堂教學多在微機室進行,因此微機室可以視為信息技術課的課堂,而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也要首先從課堂做起。
例如,教師在日常授課的時候,為了避免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和單調,教師可以考慮采用情境教學、游戲教學的方法來激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首先創設或向學生們闡述一起情境、場景,然后帶領大家做信息技術或計算機知識相關的小游戲,同時評選出優勝的小組與個人。此外,教師還可以設置課堂“計算機角”,布設濃郁的計算機裝飾或手工作品,讓學生們真正在信息技術的環境和氣氛中得到好的熏陶。諸如此類的辦法都是新時期大專計算機教學可以嘗試的思路和策略,也是培養學生計算機學習積極性與實踐應用能力的不錯辦法。只要長期堅持,廣大大專生的計算機能力一定可以有所進步。
3組織開展多種計算機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協作與實踐意識
大專生已經處于學生與社會人直接過渡角色,因此對于社會實踐與生產活動有著天然的親近感,甚至可以說他們是渴望參加各類活動的。因此,計算機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組織及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輔助日常的教學,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豐富教學的內容,同時全面激發學生實踐與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在教學活動的組織與開展中,教師可以扮演導師與伙伴的作用,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參與活動,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另一方面增進學生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即在操作和應用計算機過程中實踐能力的提升。
將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看作是大專計算機教學的載體,用以培養大專生應用計算機的實踐意識與能力,這是新時期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也是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如課外的計算機科普活動,課堂范圍內的計算機游戲等,都是很好的勵志、團隊與實踐特征的計算機教學活動。這些活動的組織要求形式簡易、內容貼近教學與教材的實際,這樣才能發揮出教學活動最大的威力。最關鍵的問題在于,學生們在參與此類活動的過程中,其思想意識與實踐行為可以完全沉浸其中,諸如協作、配合、動手等能力都會有一個全面而穩步的提高,這就是“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綜合而言,新時期大專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學生們應用能力的塑造和培養,一方面通過教學課堂本身完成,另一方面則要依賴教學活動、課外內容。只有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才會不斷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梁燕. 基于應用能力培養的計算機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 計算機教育,2009(13).
[2] 蘭彬. 加強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 提高學生應用能力[J]. 北京農學院學報,2009(S1).
[3] 羅剛. 淺談計算機教學法——快樂教學法[J]. 科技資訊,2009(30).
[4] 劉亞軍. 簡析計算機教學創新思路的開發[J]. 中國成人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