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興陽 孟慶禮
【摘要】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怎樣的評價機制便可能產生什么樣的學習熱情和行為方式,為此,“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特殊的學習形式其評價機制也應當有其特點,準確、恰當、有效的評價便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小組合作 學生評價 構建 快樂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025-01
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怎樣的評價機制便可能產生什么樣的學習熱情和行為方式,為此,“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特殊的學習形式其評價機制也應當有其特點,準確、恰當、有效的評價便顯得格外重要。
我校是一所農村初級小學,近幾年來,縣教研室在全縣范圍內推行了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隨著實驗的逐步深入,我們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學生樂學,教師樂教,是一種有效的課堂。而讓學生樂學,除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外,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激發其學習的熱情。這就需要有一套比較合理的評價機制。因為評價不僅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措施,也是引導學生發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因此,我們重點對小組自主合作學習中的評價機制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一、落實評價制度
1.明確小組分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建立合作小組時,要讓學生做到“四個明確,一個到位”。四個明確就是:明確小組合作的方法與形式,使學生能合作,會合作;明確每個成員的職責,每位學生一個角色,有形象代言人、聯絡員、發言人等;明確方法,只有明確方法,才能使學生會合作;明確競賽規則,只有明確組間的競賽規則,才能使學生參與合作中的競爭學習。這些內容要上墻到位,使隱性的內容,轉化成顯性的內容。
2.考核評價開展。學校把小組合作評價開展情況作為教學常規的必查環節來考核,無論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每個教師都必須按照學校的統一要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并且要有計劃,有過程性材料,有學期末總結。以此剛性的要求,確保評價機制的順利實施。
二、規范評價模式
在小組捆綁評價與個人自主評價原則的指導下,目前,我校已逐步構建起了“三級五星”評價體系。“三級”即三級評價,小組日常評價、任課教師課堂評價、班主任終結性評價。“五星”即五星標兵獎勵。同時規范了各種評價量表及操作使用要求,在全校推廣使用。
(一)一級評價——小組日常合作評價
本評價具體由各組小組長負責,每天對本組成員的作業、課堂表現等學習常規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評價量化。
(二)二級評價——教師課堂評價
當各學科“自主合作”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逐步清晰起來時,我們對課堂教學的評價意義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即,只有既關注評價的結果,又關注評價過程本身的意義和價值,結果與過程相結合,才能真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于是,經我們反復修訂,規范了以展示學生自我為主體的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操作要求。
(三)三級評價——班主任終結性評價
在規范以上各種評價的同時,學校統一要求,各班利用教室內最凸顯的一面墻壁,設計“學生一日常規”評價園地。由班主任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守則》等常規要求,對學生的每日常規進行評價量化。同時將班級貢獻、勞動衛生等班級管理也納入評價體系中,這樣既便于學生常規的管理,又減少了多種評價的繁瑣。“花兒朵朵開”“看誰飛得高”等鮮明的評價主題彰顯了不同班級的個性特色。
無論哪種評價,激勵學生的往往是終結性評價。經過幾年的探索,綜合我校學生年齡小、經濟條件等因素,我們逐步構建起了“五星標兵”終結性勵學評價制度。分別設立“五星標兵”獎和“優勝小組”獎。
1.“五星標兵”獎。通過以上兩級評價中的個人得分及班主任“一日常規”評價,由班主任對所有學生的得分進行統計,視得分情況分為“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小標兵。“五星隊員”一周一評比,一月一匯總,并選出一定比例的“月星級隊員”進行配章表彰活動。
2.“優勝小組”獎。每學期分兩次制作“優勝小組”光榮榜,對于每班產生的優勝小組(學生集體照片),學校統一制作成宣傳展示臺,及時表揚。班級內也可將每周的優勝小組照片張貼墻壁,以此來激勵小組爭先創優。
由于這些評價方式集集體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常規評價和隨機評價于一體,更加公平、公正。每位學生對自己的表現一目了然,使評價的各種功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大面積的激發了學生的自學的積極性。
三、升級評價細節
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是評價的根本目的。因而,用發展的態度客觀評價學生的發展,才具有深遠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在評價實施過程中要不斷反思,不斷改進評價的策略與方式。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們發現有不少班級的課堂上,不管是合作探究還是交流展示學生都沒有了剛開始的熱情,甚至有些怠惰。我們及時反思其原因,首先是教師的評價不能始終如一的執行,這一節課加分,那一節課又忘了加分,激勵措施很不到位,大大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因而,評價手段的實施教師必須做到持之以恒。
我們還發現,對學習積極的同學的獎勵和優秀小組的激勵措施陳舊,也會影響評價機制的功能。如,這次優秀組員一顆星,再次還是一顆星。有部分孩子就產生不太在乎的心理。為了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必須在總體評價體系不變的情況下,不斷根據自己的教學重點或者學生實際情況不斷的創新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不斷激發。可以有作業之星,課堂之星,自學之星,優秀組長等單項獎勵。也可就時間內分數或獲得標志物的多少評出每日之星,每周之星,學期之星等綜合獎勵。獎勵的方式可以是分數、標志、喜報、發獎品等。
總之,當學生對已有評價不再新鮮時,你的評價方式必須升級,讓評價的角度更廣,力度更大,方式更靈活。
四、提升評價運用
通過課堂觀察、單項抽測、綜合測試,重點實驗班與同年級平行班對比,我們得出結論是:“減輕教師負擔,提高學生素質,不降低教學質量”的實驗目標基本實現。在實驗班的引領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提高,使越來越多的教師從機械的手寫教案、批改作業等繁重的教學常規活動中得以解脫的同時,逐漸走上了教學反思之路,大大催化了課堂學生的參與率。課堂上,學生自主參與、自信表達等綜合學習素養的良好表現受到各級領導的一致好評。
總之,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高的自主探究能力,課堂評價改革必須堅持不懈,始終如一。今后,我們將不斷探索,勇于創新,讓評價成為開啟課堂教學改革的一把金鑰匙,成為綻放學生生命之花的課堂催化劑!
參考文獻:
[1]馬蘭.讓合作學習真正走進課堂[J]. 教育科學研究. 2005(06)
[2]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 教育研究.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