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包括經營管理都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知識經濟逐漸成為主流,知識管理已經不可或缺。同時,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企業間競爭日益激烈以及環境的快速變革都對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企業想要在競爭中取勝、立于不敗,培養核心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而知識管理在企業中的正確應用會帶來持續發展的動力,可以提高核心競爭力。本文從知識、知識管理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和內涵入手,通過分析三者間的內在聯系,著重探討企業如何通過強化知識管理培養和提高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知識 知識管理 核心競爭力
一、引言
自從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管理評論雜志上發表《公司核心競爭力》一文后,核心競爭力(corecompetence)得到了學術界、管理界、企業界等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成為戰略管理界的一束耀眼光芒。
進入新世紀以來,如何利用知識管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人們關注和研究的熱門話題。
因此,探討知識管理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間的關系和作用機理,有助于促進企業知識管理的發展,提高知識管理能力,以達到增強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二、知識及知識管理的內涵
(一)知識的內涵
知識是指集中在個人或組織中的智慧、技能、技巧以及經驗等財富。知識包括顯性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是指能夠用嚴格的數據、數學公式、公理、文字等符號表達出來,易存儲、交流和共享的知識;隱性知識是指高度個性化和難以格式化的各種內隱性知識,主要深植于員工個人的行為和經驗中,是個人長期積累和創造的結果,且難以言明和模仿,是企業進行知識創新和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源泉。
(二)知識管理的內涵
知識管理是一個捕獲企業集體的知識和技能并分布到能實現最大產出的任何地方的過程。其目標是將最恰當的知識在最恰當的時間傳遞給最恰當的人,以使人能做出最好的決策。
知識管理的內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知識管理是為了創造價值。知識管理通過同事們間的知識共享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或者通過員工的知識創新來創造新價值,培養學習和變革能力。
2.知識管理是個動態的過程。知識管理的過程包括知識獲取、共享、創新和應用四個階段,但過程是各個階段的不斷重復,并且順序也應環境變化。
3.知識管理涉及組織的所有活動。在知識經濟時代,最關鍵的核心資產和投入要素不再是可以明確衡量的有形資產,而是在組織價值的創造中占據了主導地位的知識。因而組織必須對知識進行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這一資產的潛力。
4.知識管理涉及到組織外部的各種相關知識。知識管理不是基于組織管理的全部,而單從價值創造的角度考察組織的所有運作流程,且把知識管理滲透到其他所有各個方面的管理中去。
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和特征
帕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提出企業核心競爭力,將其解釋為企業的“一組先進技術和諧組合”。此刻提到的先進技術,不僅包括科學技術,還包括管理和營銷等方面的技能。然企業核心競爭力指在某一領域建立的獨特的競爭優勢,是企業獨有的支撐組織保持可持續性競爭優勢的能力。
組織的資源、技術和知識等如有一定的獨特優勢都可以形成競爭力,如研發能力、生產能力、資本運作能力、營銷能力、品牌知名度、人力競爭力等,這些能力在特定領域可能有競爭力,但不穩定、易被競爭對手克隆或迎頭趕上。而組織的核心競爭力不同于上述競爭力,是組織長期形成的并融入企業內質的支持組織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競爭優勢。
價值優越性、異質性、難模仿性、不可交易性和難替代性是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特性。企業核心能力是持續開發新產品和拓寬市場的能力。那知識管理和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間有哪些內在聯系呢?
四、企業知識管理和核心競爭力之間的內在聯系
(一)知識管理的目標是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產生的知識管理以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為目標,是當今世界最前沿的高層次管理理論,也是繼企業全面質量管理和商業流程重組活動后又一新的企業管理模式。
(二)核心競爭力的實質是知識及知識管理的綜合體
員工的技能、知識基礎和技術系統與組織管理系統和價值、規范相得益彰,密不可分,并構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全部。員工的技能和知識系統是基礎,奠定了將新技術迅速轉為產品的能力,而蘊藏在員工頭腦中的技能和知識屬隱性知識,硬件軟件、機器設備以及專利等屬顯性知識。企業精心設計的對不同模式進行篩選、鼓勵和提升的管理系統,是知識積累、整理和掌握的機制,是知識管理的一部分。即知識及知識管理的綜合體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實質。
(三)知識管理是核心競爭力形成的根基,是企業持續創新的源泉;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知識管理的外在體現
知識管理系統在組織創新、培育和保持組織的競爭優勢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是當前經濟環境下企業整合知識與能力,發展和維持核心競爭力的基礎管理工具。而核心競爭力的明顯提高也正是企業具備良好的知識管理系統的反映和證明。
五、如何通過強化知識管理,提高核心競爭力
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鐵的規則。當今,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消費者維權意識增強,導致企業間競爭越來越激烈,于是提高核心競爭力以立于不敗之地成為企業普遍關注的焦點。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僅呈現在技術上,還體現在生產經營、財務、研發和市場營銷能力等上,如寶潔、百事可樂借助優越的品牌經營及促銷能力,豐田借助精益生產能力等獨特能力,才經久不衰。
在知識經濟社會,企業間的競爭成敗絕大取決于企業利用和創新知識的能力,而置身于將知識資源轉化為較高的組織效率、應對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正是知識管理學科研究的任務。為此,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知識管理,來提高核心競爭力。
(一)培養企業核心價值觀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實踐中形成的、并被員工認同和遵循的思想觀、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總和。它滲透于組織結構、員工行為中,是企業獨特的內涵、素質和風格,是企業的靈魂和持久發展動力。新的產品易被競爭對手克隆,但獨特的企業文化很難被其他企業所復制。所以,企業要具備強大的核心競爭力,首先要從知識管理方面培養屬于自身的核心價值觀,這是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的源泉。
(二)樹立品牌意識,開展品牌營銷
在市場經濟下,產品技術含量差距不大時,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品牌。當今,品牌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標志,而是一個企業素質、經營能力、產品質量和特色服務的綜合體。產品可以被克隆復制,但品牌是唯一的。產品可能會被淘汰,但成功的品牌是經久不衰的。在知識管理方面要樹立品牌意識,借助品牌營銷,不僅可以完善基礎性工作,還可以使決策目標向高層次、長期性發展。譬如進行品牌定位、設計、質量、保護和經營等知識管理。
(三)建立一個科學的技術創新管理體制
當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技術創新已成為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因此,企業應該加強知識管理技術創新的力度。良好的技術創新管理體系應遵循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創新管理體系可以鼓勵技術創新,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控制技術的創新方向。
(四)構筑企業信息化平臺
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征性標志是信息化、知識化。通過構建企業知識化平臺,靈活應用信息技術,加快知識交流,提高對知識收集、利用的效率。知識管理所涉及的信息技術不僅包含組織內部的信息技術,還包括組織外部的數據庫以及與投資者、供應商、顧客間的信息網絡。
(五)實行知識獎懲機制
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策略,需對員工定期開展從事知識管理的評估。建立知識貢獻為基礎的分配機制,獎勵員工在知識共享、創新方面取得成績。現在,我國企業處于體制轉型時期,采用物質獎勵與期權激勵相結合的模式最具現實基礎。另外,要處罰或者淘汰不能實現知識共享、應用、創新目標的員工,以形成知識管理目標的負激勵機制。
(六)設立知識主管
知識主管的地位應僅次于首席執行官,是知識型企業為快速取得、掌握和保存最有價值的知識,更好地進行知識經營和創新而設置的。知識主管把分散隔離的知識和信息進行重新整合,制定統一的政策來約定組織的知識管理活動,使組織里的知識流有序地流動。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主管是其他任何主管都無法取代的。相應地,隨著知識經濟的向前發展,企業對知識主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譬如要具備“領導”素質,擔任“顧問”,“環境專家”等。知識主管的職責有:熟悉公司的環境,理解公司的知識需要;建立內部生產、維護和分享知識的機制;管理、選擇和確定對知識管理的投資。
六、結論
在知識經濟時代,市場的激烈競爭、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對每個企業都提出了新的挑戰,企業只有致力于完善自身的學習機制、創新機制和知識管理體系,才能應對知識經濟時代所帶來的嚴峻考驗,才能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簡介:劉霏(1988-),女,河南新鄉人,西安財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識發現與web數據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