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圣榮
【摘要】 隨著我國對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深入進行,在初中的實際教學當中教師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開始廣泛地應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同時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本文主要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討論分析.
【關鍵詞】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來說,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時候是一個被動的過程,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但是對于現代教育理念來說這樣的一種教育模式是不能很好地適應其發展的;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當中,學生在獲取知識的時候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在知識體系的認知過程當中去積極構建獲取的. 在新課標的實施和深入的過程當中,在研究學生心理活動的過程當中也涉及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于傳統學習理論來說,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對它的一種反駁,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積極地應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簡單介紹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現在教學當中比較常用的一種認知學習理論,也是新課標開展下的主要理論基礎. 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方面來講,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當中并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來獲取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學習情境當中,通過自身的主動探索,同時在其他方面的幫助之下,通過對學習資料的合理使用,然后采用建構主義的方法來獲取知識. 這里講到的其他方面的幫助主要就是指教師和學習過程當中的同學和伙伴等.
對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說,主要強調的就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想象空間,幫助學生去認識到自身實際的知識結構框架,從而來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培養.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對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比較重視,那么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就應該以學生來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對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說主要就包括了協作式學習模式、情景式學習模式、會話式學習模式以及意義構建等. 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應該要充分地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學生在對課堂知識進行加工的時候應該要不斷地加強. 在這個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的角色應該要從傳統的知識教授者轉變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當中的引導者和指導者,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要設計出比較科學和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的主觀意識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當中興趣能夠有效地激發出來,讓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的應用分析
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應該要以學生作為教師活動的主體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的作用就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學生則只是負責聽教師的講解,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新課標實施下的一些要求就不能夠有效地去滿足,而且教學的效果也不會很理想. 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當中,要把學生當成是課堂教學當中的主體,讓學生成為一名知識的探索者,讓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不斷地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掌握知識,在認知的過程當中學生應該是主體,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應該要實現以學生的學為主,而不是教師的教為主. 所以在初中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要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能夠在教學活動當中主動地參與,積極地思考和討論.
2. 要設計出比較科學和合理的教學情境
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方面來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只有在一定的情景教學中來完成,才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所以學生在進行認知活動和學習的過程當中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情境基礎上.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設計比較科學和合理的教學情境,然后采用一些現代化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把課本上那些比較抽象的知識轉變成為一些形象和具體的問題情境,這樣學生在對這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理解的時候就會更加容易. 要想很好地做到這些要求,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就需要進行認真的備課,在提問的過程當中要選擇比較有意義和有趣的問題.
3.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要營造出比較良好的教學氛圍
新課標要求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要進行相互的協作和互動,那么在初中數學的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就應該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選擇比較合適的方式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和合作能夠不斷地增進,這樣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當中才能有一個比較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應該要在學生主體性得到保證的基礎上,在整個課堂教學當中都貫穿著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和合作討論.
4. 對知識發生的過程應該要重視
在初中數學的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要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過程比較了解,要了解學生是不是真正了解了知識結構,對知識結構的內涵是不是了解,對于知識發生的過程需要重視. 在很多的數學教學當中,其實學生只是了解了某一題目的答案,但是對于知識發生的過程并不是非常了解,如果不改變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那么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就不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要重視對知識發生過程的了解,讓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不斷地去深入了解,這樣學生在建構數學知識的時候才能夠有比較好的基礎.
所以,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要樹立起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出比較科學和合理的教學情境,營造出比較良好的教學氛圍,重視知識發生的過程,讓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能夠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這樣教學的效率才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