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莉梅
【關鍵詞】初中英語 寫作教學 支架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3A-
0101-01
英語寫作是英語語言輸出的重要方式,英語寫作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英語寫作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在教學中出現的“重結果,輕過程;重成績,輕素質”的現象比較突出。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立足于教學現狀,提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水平,完善英語寫作教學過程,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已成為當前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正是基于這樣的教學形勢,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支架教學模式開始進入教學理論研究的范圍之中,并且因其在教學過程控制、情境設定、合作探究等方面的優勢而獲得廣泛關注。
在教學理論研究領域,支架教學模式是一種建立在架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模式,最初始于蘇聯心理學家Vygotsky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該理論的主要內容是學生的最近發展過程是處于實際發展水平與潛在的能力水平之間的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直接造成了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與實際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學生需要借助于成年人或者能力較強的同伴的幫助去完成任務或者實現這種能力差異的減小。這種來自成年人或者同伴的幫助被形象地稱之為支架。可見,基于支架教學的基本理論,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目前學生的能力發展結構,進而科學地為學生直接或者間接地建構一種“支架模式”,通過教學指導、信息提供、動態控制和科學評價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隨著學生能力的不斷提高而逐漸減少幫助。
那么,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如何運用支架教學模式呢?
一、支架教學設計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支架式教學模式建立在引導和幫助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的基礎之上,并以此作為重要的概念框架。為了實現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升,教師需要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下功夫,設置和建立支架教學基礎,以訓練學生的寫作技能。其中,詞匯句型和文體結構成為支架的重要內容。
例如,教學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9 “What does he look like”,為了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與句型,教師可挑選幾個體型和相貌特征比較明顯的學生,要求他們互相進行描述,并進行簡單的交談。自然而然地,學生會對描述人體特征的英語詞匯有較深的記憶與理解,進而完成了英語寫作的分解與積累。另一方面,為了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文章結構意識,教師可有意識地選擇一些結構規整、內容簡單的文章,進行結構、句型和詞匯的分解,采用“閱讀—分解—填空”的模式進行練習。“導入+主體分解+練習”的框架模式的搭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框架意識與寫作能力。
二、設置情景與寫作模仿
在支架教學中,教師完成了句型和詞匯的分解架構后,可以通過寫作情景的設置引導學生進入一個較高的層次。在此過程中,對優秀文章的模仿與點評是實現英語寫作支架設立的重要方式。
例如,為了更好地為學生創設文章模仿與寫作的情景,教師可以例文“My Best Friend”為樣板,要求學生在仔細閱讀與理解的基礎上建立基本構架,而后進行相同題目的寫作模仿。與此同時,將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開展討論,教師圍繞著概念基本架構的要旨進行實時指導,提醒學生在討論與交流中取長補短。最后,教師對各個小組的討論情況進行集中點評,并且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對各個小組的優秀文章進行展示與指導。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適當地忽略學生的小失誤,使學生能夠盡可能多地欣賞一些較為優秀的英語文章。
三、小組交流與合作探究
縱觀建構主義支架教學理論體系不難發現,對教學框架建構起到支撐作用的重要力量主要來源于“成年人”和“同伴”兩個方面,具有幫助能力的同伴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可以在分組的基礎上開展小組交流與合作探究活動,通過小組內部討論、小組評比、范文展示等方式完成班級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支架設置。與此同時,教師作為小組交流與合作探究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應當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可以不失時機地參與活動,如進行范文分析、寫作示范、題目解讀及審題提示等,最終引導學生進入英語寫作的正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對學生寫作支架的設置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語言發展的水平上,還要注意營造競爭、合作、共同提高的情感氛圍。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應用支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值得廣大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推廣。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