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先平
摘 要:五步教學法是探究教學模式之一,它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模式,強調學生是活動主體,過程體現新型的師生關系。結合生物課堂教學實際,介紹該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五步教學法;探究活動;生物教學
五步教學法是我校最近開展的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它主要由五個步驟構成:誦讀預熱、展示導入、探究準備、雙邊合作探究、當堂檢測,屬于一種探究教學的模式。這一模式充分體現了新型的師生關系,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中心,而教師擔任的是幫助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強調通過探究活動來促進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和知識的建構。這種教學模式尤其適用于理科教學,特別是生物學教學。本文結合生物學課堂教學實際,對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一、五步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的知識不是通過教師講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情境下,以自己的背景經驗和知識結構為基礎,主動地探索、發現、總結、實踐的反復過程,是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我們汲取建構主義精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建構知識。
2.課程標準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實施這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時,也倡導學生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二、五步教學法的基本流程
步驟:
■
三、五步教學法的每個環節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誦讀預熱的環節主要是為了提振精神,進入學習狀態;展示導入的目的是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為實現目標激發學生研究、探索欲望;教學過程是一個“還原生活”的過程,現實生活才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出發點和歸宿。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社會熱點出發,因為學生對這些知識都是一知半解的,容易形成概念認知的沖突,認知沖突是教與學的最佳契機,是驅動他們學習新知識的內在動力,從而實現對知識的建構,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動。
合作探究要明確探究任務、要求、時間分配,力圖使學生處于緊張的學習狀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探究活動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學生獨立學習,通過看書、資料分析進行;另一種是通過小組活動。小組活動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對教師提供的材料或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小組成員將思考過程和想法在組內交流。例如,在教學“人類遺傳病”這節課時,發現學生對一些常見的遺傳病有所了解,但往往會認為先天性疾病就是遺傳病。針對學生存在的錯誤認知,向學生提出兩個問題:①請學生列舉出他們知道的遺傳病和先先天性疾病,兩者可以重合。②學生之間相互判斷所列舉的遺傳病和先天性疾病是否準確,并說出判斷的理由。目的就是通過學生的討論和疑惑暴露出問題,重新建構科學概念。也可以開展生物實驗或是調查研究。運用實驗來展示有關的科學現象的過程,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典型、更生動、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認識。
當堂檢測及時應用,是為了檢查本課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這一環節是該教學模式與其他教學的一個重要區別所在,它不僅要求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而且要求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評價要科學、公正,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四、五步教學法操作的注意事項
1.強化目標意識和主動學習
五個步驟均瞄準教學目標。被動聽講是學習效率低下的根源,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把上課變成學生的事情,從而變被動為主動。所以,改變教學方法,本質上是讓學生動起來。
2.減少講授時間,相信學生能力
事實證明,講得多、講得全、講得滿,效率肯定不高。因為人的注意力有效集中時間是20分鐘,所以語言精練何其重要。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把時間還給學生,不要事事代替學生去做。學生不會輕易浪費本屬于他們自己的寶貴時間,這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的道理。當你信任了學生,培養了學生,提升了學生,課堂上的“霸權主義”現象就會逐步減少,師生間的情感和默契就會逐步增強。
參考文獻:
郭軍英.例談提高課堂交流的有效性[J].中學生物教學,2010(4):14-16.
(作者單位 江蘇省鎮江中學)
?誗編輯 王旭平
摘 要:五步教學法是探究教學模式之一,它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模式,強調學生是活動主體,過程體現新型的師生關系。結合生物課堂教學實際,介紹該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五步教學法;探究活動;生物教學
五步教學法是我校最近開展的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它主要由五個步驟構成:誦讀預熱、展示導入、探究準備、雙邊合作探究、當堂檢測,屬于一種探究教學的模式。這一模式充分體現了新型的師生關系,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中心,而教師擔任的是幫助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強調通過探究活動來促進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和知識的建構。這種教學模式尤其適用于理科教學,特別是生物學教學。本文結合生物學課堂教學實際,對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一、五步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的知識不是通過教師講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情境下,以自己的背景經驗和知識結構為基礎,主動地探索、發現、總結、實踐的反復過程,是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我們汲取建構主義精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建構知識。
2.課程標準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實施這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時,也倡導學生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二、五步教學法的基本流程
步驟:
■
三、五步教學法的每個環節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誦讀預熱的環節主要是為了提振精神,進入學習狀態;展示導入的目的是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為實現目標激發學生研究、探索欲望;教學過程是一個“還原生活”的過程,現實生活才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出發點和歸宿。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社會熱點出發,因為學生對這些知識都是一知半解的,容易形成概念認知的沖突,認知沖突是教與學的最佳契機,是驅動他們學習新知識的內在動力,從而實現對知識的建構,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動。
合作探究要明確探究任務、要求、時間分配,力圖使學生處于緊張的學習狀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探究活動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學生獨立學習,通過看書、資料分析進行;另一種是通過小組活動。小組活動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對教師提供的材料或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小組成員將思考過程和想法在組內交流。例如,在教學“人類遺傳病”這節課時,發現學生對一些常見的遺傳病有所了解,但往往會認為先天性疾病就是遺傳病。針對學生存在的錯誤認知,向學生提出兩個問題:①請學生列舉出他們知道的遺傳病和先先天性疾病,兩者可以重合。②學生之間相互判斷所列舉的遺傳病和先天性疾病是否準確,并說出判斷的理由。目的就是通過學生的討論和疑惑暴露出問題,重新建構科學概念。也可以開展生物實驗或是調查研究。運用實驗來展示有關的科學現象的過程,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典型、更生動、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認識。
當堂檢測及時應用,是為了檢查本課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這一環節是該教學模式與其他教學的一個重要區別所在,它不僅要求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而且要求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評價要科學、公正,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四、五步教學法操作的注意事項
1.強化目標意識和主動學習
五個步驟均瞄準教學目標。被動聽講是學習效率低下的根源,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把上課變成學生的事情,從而變被動為主動。所以,改變教學方法,本質上是讓學生動起來。
2.減少講授時間,相信學生能力
事實證明,講得多、講得全、講得滿,效率肯定不高。因為人的注意力有效集中時間是20分鐘,所以語言精練何其重要。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把時間還給學生,不要事事代替學生去做。學生不會輕易浪費本屬于他們自己的寶貴時間,這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的道理。當你信任了學生,培養了學生,提升了學生,課堂上的“霸權主義”現象就會逐步減少,師生間的情感和默契就會逐步增強。
參考文獻:
郭軍英.例談提高課堂交流的有效性[J].中學生物教學,2010(4):14-16.
(作者單位 江蘇省鎮江中學)
?誗編輯 王旭平
摘 要:五步教學法是探究教學模式之一,它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模式,強調學生是活動主體,過程體現新型的師生關系。結合生物課堂教學實際,介紹該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五步教學法;探究活動;生物教學
五步教學法是我校最近開展的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它主要由五個步驟構成:誦讀預熱、展示導入、探究準備、雙邊合作探究、當堂檢測,屬于一種探究教學的模式。這一模式充分體現了新型的師生關系,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中心,而教師擔任的是幫助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強調通過探究活動來促進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和知識的建構。這種教學模式尤其適用于理科教學,特別是生物學教學。本文結合生物學課堂教學實際,對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一、五步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的知識不是通過教師講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情境下,以自己的背景經驗和知識結構為基礎,主動地探索、發現、總結、實踐的反復過程,是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我們汲取建構主義精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建構知識。
2.課程標準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實施這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時,也倡導學生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二、五步教學法的基本流程
步驟:
■
三、五步教學法的每個環節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誦讀預熱的環節主要是為了提振精神,進入學習狀態;展示導入的目的是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為實現目標激發學生研究、探索欲望;教學過程是一個“還原生活”的過程,現實生活才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出發點和歸宿。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社會熱點出發,因為學生對這些知識都是一知半解的,容易形成概念認知的沖突,認知沖突是教與學的最佳契機,是驅動他們學習新知識的內在動力,從而實現對知識的建構,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動。
合作探究要明確探究任務、要求、時間分配,力圖使學生處于緊張的學習狀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探究活動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學生獨立學習,通過看書、資料分析進行;另一種是通過小組活動。小組活動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對教師提供的材料或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小組成員將思考過程和想法在組內交流。例如,在教學“人類遺傳病”這節課時,發現學生對一些常見的遺傳病有所了解,但往往會認為先天性疾病就是遺傳病。針對學生存在的錯誤認知,向學生提出兩個問題:①請學生列舉出他們知道的遺傳病和先先天性疾病,兩者可以重合。②學生之間相互判斷所列舉的遺傳病和先天性疾病是否準確,并說出判斷的理由。目的就是通過學生的討論和疑惑暴露出問題,重新建構科學概念。也可以開展生物實驗或是調查研究。運用實驗來展示有關的科學現象的過程,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典型、更生動、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認識。
當堂檢測及時應用,是為了檢查本課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這一環節是該教學模式與其他教學的一個重要區別所在,它不僅要求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而且要求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評價要科學、公正,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四、五步教學法操作的注意事項
1.強化目標意識和主動學習
五個步驟均瞄準教學目標。被動聽講是學習效率低下的根源,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把上課變成學生的事情,從而變被動為主動。所以,改變教學方法,本質上是讓學生動起來。
2.減少講授時間,相信學生能力
事實證明,講得多、講得全、講得滿,效率肯定不高。因為人的注意力有效集中時間是20分鐘,所以語言精練何其重要。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把時間還給學生,不要事事代替學生去做。學生不會輕易浪費本屬于他們自己的寶貴時間,這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的道理。當你信任了學生,培養了學生,提升了學生,課堂上的“霸權主義”現象就會逐步減少,師生間的情感和默契就會逐步增強。
參考文獻:
郭軍英.例談提高課堂交流的有效性[J].中學生物教學,2010(4):14-16.
(作者單位 江蘇省鎮江中學)
?誗編輯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