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艷玲 田維進
摘 要:新課改要求課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其學習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等多方面最大發展。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等方面就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策略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數學上有所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要關注學生當前發展,還要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學生是否有進步或是否有發展是衡量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標準。針對以上影響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問題,筆者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多年教學經驗提出幾點意見僅供參考。
一、轉變教師觀念
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是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得以提高的關鍵。新課標對數學課堂的要求是“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以往單一的講授者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應由一個課堂的控制者轉變為一個課堂的重要參與者。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挖掘數學的生活魅力。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數學。從學生的生活體驗中尋找數學教學的切入點,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自發現生活中數學的魅力。在數學課堂中需要教師創設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讓學生發現生活中蘊藏的數學奧秘,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精心設計和組織課堂問題和課堂練習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練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課堂提問是教師引領學生進一步思考和分析數學知識和培養學生數學邏輯的途徑,沒有針對性和邏輯性的課堂提問只會浪費課堂時間,而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能夠推動學生思維的構建,讓學生開動腦筋,不斷探索數學奧秘;課堂練習同樣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同樣要精心挑選練習題,選擇對學生有啟發意義且與學生實際接受能力相符合的練習題,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有效性與課堂練習效果有很大關系。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和組織課堂問題和課堂練習,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要想實現新課標所要求的數學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從而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金月紅,何永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實踐與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14).
(作者單位 重慶市酉陽縣實驗中學)
?誗編輯 李燕燕